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治理理念的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7:20
【摘要】: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由于经济竞争愈演愈烈,行政分割现象突出,区域创新模式的转变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主体职能不明和定位不准,促进区域协调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区域协调组织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区域协调组织获得了飞速发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在区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发展基础也不牢靠,同时,在参与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功能上均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治理理论倡导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公民社会等在内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倡导自主自治的自组织网络体系的构建,而将治理理论引入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领域近几年出现的研究热点。尽管现阶段我国在治理理论的应用上尚缺乏一定的实际基础,但将治理理念逐步引入并应用于指导我国区域协调的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论文以治理理念为指引,以区域协调为研究主线,首先对区域、区域协调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治理理论以及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其次,尝试对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的沿革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出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的几种模式,剖析了我国区域协调组织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治理与区域协调组织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国外区域协调组织的几种典型模式。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区域协调组织创新的思路、途径做了探讨,并尝试对我国多元复合型区域协调组织的建设作出了初步构想。同时,通过观念、制度、法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区域协调的组织体系呈网络化发展,从而有效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使区域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恩智浦荣获中国吉林省颁发之“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10期

2 杨伟民;;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8期

3 陈晓春;张存达;;基于治理理论的低碳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4 谭维克;赵弘;;论“首都经济圈”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董碧英;;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我省2011年度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重点支持六个方面[J];山西财税;2011年08期

7 张丹;龚涛;;对我国县级政府改革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8 陆红娟;;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9 朱晓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2011年13期

10 曲延春;;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与治理——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分析[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张崇康;胡强仁;;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策选择[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文祥;郑丽莉;;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分析[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刘学敏;王珊珊;;北京低碳城市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刘t,

本文编号:2640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40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