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理念的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恩智浦荣获中国吉林省颁发之“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10期
2 杨伟民;;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8期
3 陈晓春;张存达;;基于治理理论的低碳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4 谭维克;赵弘;;论“首都经济圈”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董碧英;;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我省2011年度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重点支持六个方面[J];山西财税;2011年08期
7 张丹;龚涛;;对我国县级政府改革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8 陆红娟;;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9 朱晓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2011年13期
10 曲延春;;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与治理——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分析[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张崇康;胡强仁;;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策选择[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文祥;郑丽莉;;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分析[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刘学敏;王珊珊;;北京低碳城市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刘t,
本文编号:2640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4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