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源背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4:55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决定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向东倾斜、梯度推进”战略。自此,我国的经济保持了二十年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使得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开,出现贫富分化,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现有经济基础,是那一时期的必然选择,但随后,需要东部支援中西部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出现地区间的不均衡发展的情况下,政府应通过宏调调控手段来干预经济,协调不同地区间的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那么,税收作为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体的纽带,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形式越来越复杂,税收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本文就是要讨论一下,税收在经济实践中存在“背离”问题。 本文在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深入阐述我国区域税收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我国税收体系的作用和对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全面研究分析了税收与税源背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肯定了现行税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以及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探索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税收的横向分配制度的建议,以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社会调节功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本文共分为4章,第1章为绪论,其余3章为正文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阐明研究的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本文的主要框架;第2章阐述了区域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税收公平原则,讨论区域经济与税收的关系;第3章介绍我国目前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典型案例,总结、分析造成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的原因,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4章通过对国外的区域税制进行研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税收分配的改革提出有借鉴意义的改革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12.42
本文编号:2667973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12.4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叶婷;刘莉;;我国企业所得税横向转移分析——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税收数据为测算依据[J];经济视角(下);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667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