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9:23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该 如何顺应这一潮流,迎接这一挑战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东盟区 域贸易合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组织对区内贸易的影 响,从中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及其成因,从而探讨南南贸易合作的可能出路。 在实证分析之前,本文提出了一些假设,并在有关章节中加以检验。本 文将贸易份额法、巴拉萨模型、引力模型和产业内贸易指标等方法综合运用 在实证研究中,从而能够较为全面地考察东盟区域合作的贸易效应。在分析 过程中,本文还对巴拉萨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就引力模型中的数据作了转换。 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分析表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在扩大区内贸易方面 的作用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东盟各国的国内市场狭小、产业结构较为雷同、 出口产品的差异性小、相互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以及对区域外经济的依 赖等等。 然而,东盟区域贸易合作提高了东盟区内贸易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 度,扩大了东盟的产业内贸易,而且东盟区内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内 贸易。可以说,东盟区域贸易合作促进了东盟区域的水平分工,在一定程度 上有助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善,而且区域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短期 调整成本低于原先一些国家的预计。 为了克服东盟自身的脆弱性和所面临的困境,东盟必须整合到更大的区 域合作中去。考虑到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地域上和经济上的关系,东盟应该积 极开展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这才是东盟的未来所在。但是,由于东亚经济合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当前, 东盟应着重发展“大双边”合作,以促进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地区内的贸易与支付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1984年03期

2 陈雯;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3 朱彤,王金凤;APEC促进区内贸易作用的测量与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4 陆亚琴;区域贸易合作理论与实践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南亚区内贸易继续扩大[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4年14期

6 贺翔;胡晖;;中国在区域贸易合作中的作用及其战略意图[J];珠江经济;2006年11期

7 扈云;;三极的区内贸易率与区外贸易率[J];国际经济评论;1993年05期

8 符周仁;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局限以及区内贸易与区外贸易的关系[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4年01期

9 张天桂;;内地与香港CEPA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1期

10 符周仁;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果与影响[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4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蒋菡英;;基于巴拉萨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静态效益实证分析[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2 张卓颖;石敏俊;;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同构研究——基于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白文会;;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5 张涵;;中国崛起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蒋满元;;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效应问题探讨[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玉举;推动我国区域贸易合作[N];国际商报;2004年

2 新华社记者 杨忠毅;亚洲区内贸易渐入佳境 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扩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 杜大伟;中国摆脱对美消费依赖的机会[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王晴;区内贸易热投资冷[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启良;从逆市降价到逆市招聘[N];现代物流报;2009年

6 石贝贝 唐真龙;中国商机在于区内贸易[N];经理日报;2009年

7 雷阳;亚洲将难独善其身[N];证券时报;2007年

8 记者张伟;东南亚区贸有希望[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步欣;中国致力推动亚太经济融合与发展[N];国际商报;2009年

10 黄继汇;雷曼兄弟 亚洲需警惕三大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雯;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刘伟才;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婧;CAFTA对中国和东盟货物贸易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郑鼎文;论“泛珠三角”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D];暨南大学;2006年

5 蒋序怀;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货币合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宏玲;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推进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徐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逻辑谱系[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菡芙;基于货物贸易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邢晨;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贸易投资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3 盛洪昌;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与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姜莉莉;论21世纪初的中日韩贸易合作[D];吉林大学;2006年

5 边莹;我国FTA原产地规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臧维;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差异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兰丹丹;论东盟贸易政策体系及实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杨琴;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杨静;中国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构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张兴平;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货币一体化[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4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24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