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8 05:29
   我国目前处在城市化加速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尤为重要。文章在对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人口规模体系现状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小城市的数量较多,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不同规模城市的地区分布不均衡。进而以我国2002 年27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对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结论:30 万~1500 万人口的城市规模为可行规模,小于30 万或大于1500 万会引起聚集不经济,100 万~500 万是城市最佳经济规模,此时城市的聚集效益最高。由此,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城市、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发展现有小城市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思路。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299.2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
    1.1 城市规模聚集的含义
    1.2 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1.3 城市规模聚集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运行条件
    1.4 城市规模聚集的不同阶段
第2章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规模体系现状
    2.1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2.2 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3 我国城市规模体系现状
第3章 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
    3.1 模型的建立
    3.2 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3.2.1 城市相对规模收益函数
        3.2.2 政府成本函数
        3.2.3 居民成本函数
        3.2.4 城市规模总成本
        3.2.5 城市规模相对收益成本比较
第4章 提高我国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
    4.1 对策制定的原则
        4.1.1 可持续性
        4.1.2 以人为本
        4.1.3 协调性
    4.2 对策探讨
        4.2.1 建设国际化大城市,发展城市群
        4.2.2 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发挥聚集效应
        4.2.3 加快发展现有小城市,提高聚集效应
        4.2.4 统筹规划,提高小城镇聚集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绍敏;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陈思翰;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5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5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