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20:08
   统筹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发展,使其作为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引擎,京津冀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有清醒的认识是做出合理的产业规划的前提;产业规划是制定合理高效的产业政策的前导;产业政策是经济整合、行业分工和资源共享的根本途径。 本文在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手段,分析了长三角的经济结构,并将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作了对比研究,并总结了可以借鉴的经济发展经验。在对现状和环渤海的经济发展空间有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定位以后,确立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路。 本文的重点是以天津“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导向,结合滨海新区的特点,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状况,设计了独特的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综合考量投入产出表。最终构建出天津滨海新区多目标动态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并作了经济发展预测的模拟应用。作为探索性研究工作,本文希望为这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塘沽区,旅游接待,数据统计,汉沽


图 2-1“十五”期间塘沽区旅游接待数据统计图2005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368.09 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完成 14.23 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5757 元和 7932 元,2005 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3.07 亿元,2005 年实际利用外资 8100 万美元,2005 年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4.9 亿元。2.2.1.2 汉沽区发展现状汉沽位于天津市东部,是天津通往东北三省的门户。东距河北省唐山市 50公里,西距天津市中心区 60 公里,距天津新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20 公里,距石油产地天津市大港区 90 公里。辖区面积 441.5 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 20.1 平方公里。有海岸线 32 公里,具有建设人工港的良好条件。汉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化工为主、综合发展的滨海工业体系。在国民收入中,工业占 80%。主要工业门类 13 个:盐业、化工、轻纺、服装、机械、加工、冶金、造纸、家电、家具、电子、建筑材料、食品、制鞋。汉沽工业生产规模较大、

比重,国内生产总值,对比表,江苏


图 3-1 1978-2002 年长江三角洲 GDP 与全国 GDP 对比表 3-1 1978-2002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长三角 GDP年份 全国 GDP上海 江苏 浙江 合计占全国的比重%1978 3624.1 272.81 249.24 123.72 645.77 17.821980 4517.8 311.89 319.8 179.68 811.37 17.991985 8964.4 466.75 651.81 427.5 1546.06 17.251990 18547.9 756.45 1416.5 897.99 3070.94 16.561995 58478.1 2462.57 5155.25 3524.79 11142.61 19.12000 89403.6 4551.15 8582.73 6036.34 19170.22 21.442002 104790.6 5408.76 10631.75 7796 23836.51 22.75从表 3-1 和图 3-1 可以看出,在 20 世纪 80 年代,长三角地区 GDP 占全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健;;上海与周边城市开发区商务成本比较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刘梅生;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及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贾艳杰,魏秋霞;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特点、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2年04期

4 张克俊;;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鹰;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颖;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崔巍;基于动态投入产出分析的煤炭产业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3 周鹏;基于动态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谢士强;论区域货币政策及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张立建;珠三角城市化模式的空间差异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汪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韩乾;浦东新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晓光;长三角都市旅游圈形成原因与发展模式探讨[D];广西大学;2004年

9 王东刚;长三角城市圈:形成发展分析与未来路径选择[D];广西大学;2004年

10 朱凯翔;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三大焦点问题[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4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4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