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本文关键词: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委员会特征 会计稳健性 PanelDate模型
【摘要】: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审计委员会规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后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特征 会计稳健性 PanelDate模型
【分类号】:F239.22;F832.51;F233
【正文快照】: ——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一、引言公司治理理论,审计委员会通过执行事前控制、事中沟通与协调以及事后监督的职能,可以有效解决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冲突,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因此,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审计委员会对于作为财务报告质量衡量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兰;;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收费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2 李凯;;政府控制、市场环境与会计稳健性[J];经济经纬;2010年05期
3 张兆国;刘永丽;李庚秦;;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基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2年02期
4 王雄元;管考磊;;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5 兰艳泽;邓晓婧;;审计委员会特征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来自深圳上市公司的数据[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雁;马梦茹;;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2 曹建新;董瑞超;;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深交所2008年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3 周兰;;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收费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刘桂良;康瑞睿;;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系统工程;2011年08期
5 赵丽芳;闵德明;杜静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述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6期
6 覃家琦;孙凌霞;王崇赫;;战略委员会、过度投资与公司业绩[J];公司治理评论;2009年04期
7 吴丽君;;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27期
8 何杰;王果;李胜;佘脊;;信息披露方式、市场反应与公司治理结构——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澄清公告的经验研究[J];公司治理评论;2011年02期
9 涂建明;李晓玉;;我国审计委员会研究的透视与展望——基于CSSCI(1998-2010)的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雷宇;;制度环境、声誉机制与会计稳健性[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柯明;朱小平;;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费用与信息披露质量[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雄元;刘焱;;产品市场竞争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柯明;;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费用与信息披露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建新;董瑞超;;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深交所2008年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何杰;王果;李胜;;信息披露方式、市场反应与公司治理结构——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澄清公告的经验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韩传模;刘彬;;审计委员会特征、内部控制缺陷与信息披露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玉洁;上市公司治理溢价检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郝东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稳健会计选择:契约效率、决策风险与估值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白平;投资者保护视角下会计信息质量测度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丁庭选;基于公司治理的银行债务融资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洪卫青;基于终极控制人特征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李娟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8 郑涛;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雅琴;基于终极控制权的会计透明度决定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刘永丽;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振文;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赜;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戴金钏;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冲;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倪利;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敏;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吕文慧;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尉亮;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郑鹏;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贾萌萌;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2 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3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2004年01期
4 李斌;陈凌云;;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5 白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审计收费角度的考察[J];财贸研究;2007年01期
6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7 王俊秋;;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与启示[J];经济师;2006年02期
8 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9 沈艺峰;独立外部董事:若干学术观点[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10期
10 姜国华;张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会计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念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的初步证据[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秋敏,底萌妍;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启示[J];河北审计;2002年06期
2 余铮;SEC对上市公司审计提出新要求[J];中国工会财会;2003年04期
3 张加祥;;试论公司治理与审计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4 邱国峰;严海宁;;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互动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11期
5 张斌;;论审计委员会的演变及其启示[J];经济师;2007年05期
6 黄永华;;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的地位与作用[J];企业家天地;2007年08期
7 魏文君;夏文贤;;审计委员会效率研究:文献回顾[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李浩敏;;关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27期
9 张晓冰;;论审计委员会在内部与外部审计协调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09年04期
10 朱玲芳;;关于我国审计委员会失效问题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秋;张奇峰;;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吴清华;王平心;;终极产权、控制权行使与审计委员会需求[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李书锋;李秋燕;;审计委员会设立目标演变及其启示[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丘邦翰;毕家豫;高孟君;;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与实质盈余管理——中国市场之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满自祯;;浅谈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地位、机构设置及职责[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刘晓嫱;梁凯;;集团内审计组织的构建与功能协调[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袁艳芳;谭洪新;胡亚益;;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定位的探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吴锡皓;;审计委员会能增强外部审计独立性么?——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立彦;;公司制银行设置审计委员会的法理冲突——兼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制衡[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西南证券公司课题组;李素明;李波;陈远明;;法人治理结构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瑜杰;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审计报;2008年
2 韩洪涛;加强“经责”审计 推动廉政建设[N];牡丹江日报;2008年
3 记者 赵红梅;银监会:金融机构要尽快设立审计委员会[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吴明晖;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履职情况分析[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吴明晖;审计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履职情况分析[N];证券时报;2008年
6 上证所上市公司部 吴明晖;加强审计委与薪酬委的履职考核及信披规范[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张韬;分众推迟发2006年财报[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通讯员;审计署参加INTOSAL IT审计委员会第15届年会[N];中国审计报;2006年
9 张胜利、孙娜、丁宁、唐弋宇、陈丹译、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对不当行为提出质疑[N];中国财经报;2004年
10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识背景[N];中国财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进朝;高管更换、审计委员设立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毛志宏;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宋文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许水源;金融控股公司之监察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周兰;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审计保护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陈艳;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刘亭;民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与盈余质量关系实证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4 吴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杨朋;基于独立董事经理人身份的审计委员会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杨东方;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李磊;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魏威;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一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晶;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鲍国辉;审计委员会设立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3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8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