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上市公司 切入点:审计委员会 出处:《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摘要】:审计委员会被赋予了对企业会计、审计的监督权,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处于自愿设立阶段,信息披露内容简单。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把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在治理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提出了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Abstract]:The audit committee has been given the authority to supervise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and audit,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become the concern of scholars. The audit committe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is in the stage of voluntary establishment.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simple.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is paper takes the audit committee as a whole, taking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as a sample,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the audit committ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dit committee did not play an obvious role in the governance of financial reports, so it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ance of the audit committee.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会计系;
【分类号】:F23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程新生;孙利军;耿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2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3 唐跃军;;审计收费、审计委员会与意见购买——来自2004-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4 钱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5 王雄元;管考磊;;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6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悦;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许国艺;审计委员会的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3 张露;基于SOX法案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王成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磊;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孙燕;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陈娟;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张习鹏;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崔璐璐;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郑新源;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魏素艳,张红,刘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的经验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3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1期
4 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5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年01期
6 王雄元;管考磊;;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7 吴水澎;李斌;;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朱红军,章立军;审计费用的特征及其分析——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明;;八十年代管理会计的研究课题[J];会计研究;1981年01期
2 赫尔曼·克莱门特,葛放;苏联的外汇垄断体系[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3年11期
3 ;为什么要设立审计机关[J];华北金融;1983年02期
4 杨文卓;略论审计的基础及其独立性[J];财经科学;1984年05期
5 张妙华;香港房地产投机风潮浅探[J];世界经济研究;1984年04期
6 赵友良;;建立我国审计制度一些理论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05期
7 申正;;我国第一任审计长[J];会计之友(上);1984年06期
8 姚树人 ,余其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审计工作史话[J];上海会计;1985年01期
9 高奇文;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第三次大会和第二次国际讨论会纪实[J];上海会计;1985年12期
10 范洪根 ,孙丽 ,王晓勇;在意大利伦巴第储蓄银行农业信贷部实习心得[J];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收;吴启芳;;上市公司超额收益率实证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刘朝马;刘冬梅;蔡美峰;;矿业权估价的收益现值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资本项目开放与国有股份流通[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4 刘杰;沈荣芳;;投资银行职能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程小可;唐世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主成份评价方法[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6 陶雄强;;CDMA网络的演进[A];第三届中国国际CDMA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赵骏;;在股票市场中送股、配股、分红对股票价格的理论影响[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8 建设银行总行信托投资公司课题组;;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投资及对我国的借鉴[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5年度)[C];1995年
9 杨青;;从股市兴衰谈观念改变——为建国50周年而写[A];伟大的胜利,辉煌的成就——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光金;黄_";岳琳;;仅有产出的多目标DEA及其应用[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汤谷良;集团公司集中控制的策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陈功 徐光辉;菲律宾政府审计准则[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野山;假如小股东“混进”管理层[N];经济日报;2000年
4 ;财务监控与薪酬激励[N];组织人事报;2000年
5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独立董事与独立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张宜霞;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嬗变;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嬗变与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常志安 王红军;审计委员会制度呼之欲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财经》记者 凌华薇 官青;董事会的独立性至关重要[N];财经时报;2001年
10 成功 徐光辉;菲律宾政府审计操作指南及其特点[N];中国审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迎琳;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0年
2 李承友;资本市场与企业制度创新——以深圳、香港证券市场为例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树辉;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刘志红;上市公司成长与产业组织优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许彪;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演化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澎;我国公路上市公司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李大军;计算机行业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陈建康;农业机械科技成果的价值分析及实现模式[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徐克非;国有企业上市重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唐劲松;我国公股流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张岷;资本市场与国企债务重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熊莹;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实证研究——兼论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沈建中;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9 董淳;企业资产重组实务——浅析雪花集团公司制改造[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10 骆敏;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权估价的若干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68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68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