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公司治理视角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3 00:05
【摘要】: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审计委员会制度起源于财务舞弊案件,是为了弥补外部审计监督功能缺陷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深入。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构、董事会的下属专门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代表董事会执行内部监督的职责,监督管理层的经营活动,保护企业所有者的权利。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着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此外,财务信息失真的恶意案件,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制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不少专家学者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于是,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引出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先天性治理缺陷、独立董事制度不完善、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指责冲突、缺乏法律环境的支持等,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真正发挥效用,实现预期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就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进一步促进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使之运用于时间并能指导实践,从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减少财务舞弊。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6.6;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2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2004年01期

3 秦荣生;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审计委员会制度[J];财会月刊;2003年15期

4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5 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1期

6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7 李逊玲;;资产减值的理解和运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年05期

8 杨忠莲;殷姿;;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监管效果研究——来自财务舞弊的证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杨忠莲;美国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和最新发展[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09期

10 乔春华;审计委员会运作的探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王成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关旭;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5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35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