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视角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6.6;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2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2004年01期
3 秦荣生;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审计委员会制度[J];财会月刊;2003年15期
4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5 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1期
6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7 李逊玲;;资产减值的理解和运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年05期
8 杨忠莲;殷姿;;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监管效果研究——来自财务舞弊的证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杨忠莲;美国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和最新发展[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09期
10 乔春华;审计委员会运作的探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王成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关旭;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3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