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经费审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照全;;科技经费审计把握好三点内容[J];中国审计;2009年04期
2 魏标;反向操作验资谈[J];财会月刊;2005年05期
3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05期
4 李国栋;束美仙;;基于三位一体的重要性判断审计风险控制[J];财会通讯;2009年25期
5 ;财政部关于印发《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等3个准则的通知[J];中国财经审计法规公报;2003年13期
6 陆晓晖;;财务造假案之后的中国民间审计变革[J];财政监督;2003年05期
7 刘兆大;;注册会计师非标准审计报告参考格式的改进[J];财会学习;2007年05期
8 ;重要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2期
9 刘悦;;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发展和完善[J];辽宁经济;2008年03期
10 尹淑娟;胡春晖;;验资报告规范的改进建议及其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华;王致用;;试论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类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刘学华;;如何审计家禽养殖公司?——基于禽流感危机的特殊考虑[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肖瑜;樊建军;;从科研经费审计角度探讨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过程管理[A];医学科研管理前沿与实务研讨班论文集[C];2009年
4 王守海;;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青;郝博雅;;业务质量控制新旧审计准则的比较——基于小型事务所业务特点[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夏云;曹小秋;;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罗丽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8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9 叶陈刚;孔慧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应用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夯实基础,加强监督为企业经济健康运行保驾护航[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慧蓉;扎紧制度之网[N];中国审计报;2006年
2 ;中注协对部分审计准则的解读[N];财会信报;2005年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培训方案制定完成[N];财会信报;2006年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报告(下)[N];财会信报;2008年
5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新妆宜面踏春来[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审计[N];财会信报;2007年
7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报告(上)[N];财会信报;2008年
8 郑晓波;中注协规范企业年检审计业务[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汪涛;“经济警察”病得不轻[N];证券时报;2001年
10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工作底稿[N];财会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李海燕;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杨臻黛;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D];复旦大学;2007年
5 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6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中国审计市场容量的测度[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良师;审计判断中的时近效应和肯定性倾向[D];湖南大学;2008年
3 曾君成;中国证券市场审计需求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刘艳利;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张炎琼;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高涛;审计合谋成因与对策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邹t,
本文编号:2556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5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