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一个框架

发布时间:2017-03-25 02:12

  本文关键词: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一个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面临的问题、增值的内容、增值的方式和增值的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构建以审计环境、以增值为宗旨的审计目标、实现增值目标的增值方式、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流程途径、以对象为基础的审计对象、以确认和咨询并重为基础的工作性质、整合各种资源为增值目标服务的审计资源等七个维度为基础的多维立体增值框架,并通过图表的方式揭示了七个维度的内在逻辑关系,增值框架使内部审计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为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提供了全面的有价值的指导。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关键词】内部审计 增值框架 审计理念
【基金】:山东社科规划课题“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途径及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1CKJJ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39.45;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在其内部审计定义中阐述了内部审计的增值型本质,促进了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作用的发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自1983年在中国开始出现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职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从1985年第一次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金玉;任志媛;;基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3期

2 李曼;刘继明;陆贵龙;;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价值实现[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3 孟建军;论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审计;2003年21期

4 王汉民;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建设[J];山东经济;2004年06期

5 贾云洁;;从战略角度谈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策略[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6 余玉苗,詹俊;论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J];审计研究;2001年05期

7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8 任宏;黄超瑞;杨春林;;内部审计实现最大价值增值途径的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9 刘颖;;增值型内部审计途径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05期

10 安广实;;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J];中国内部审计;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歆刚;;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1年35期

2 高景波;;实现高校内审增值作用的具体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钱坤;;内部审计增值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1期

4 黄英;;内部审计的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5 黄蕾;;初探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及内部审计重点的转移方向[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6 张泽南;张瑞芳;;内部审计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3期

7 贾云洁;;基于战略视角的现代内部审计高增值性业务探讨[J];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8 邸丛枝;于富生;;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9 郝向华;王爱国;;金融危机背景下内部审计理念的转变[J];财会通讯;2010年16期

10 欧阳少娟;;财务预警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需求及整合[J];财会通讯;2010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叶丽红;;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如何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2 姜珍;周良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3 韩敏;罗建鸿;;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4 湘潭市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及需求动因研究——基于湘潭市上市公司的调查[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莉榕;罗建鸿;;治理“病灶”——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内部控制的建设性反思[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6 钟希余;王凯;;内控新机制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7 广州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内部审计、风险导向与审计有效性——基于广州地铁公司的案例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0)[C];2011年

8 杨光;林云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宁波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0)[C];2011年

9 柳江;易新星;;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结合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路;房清丽;;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的视角[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吴俊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黄翠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吴可夫;公允价值会计的内部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郭巧玲;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库;我国电力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凯;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文佳;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詹一萍;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红垒;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怀雷;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林晓苹;基于免疫系统视角对内部审计功能及实现途径的重构[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石丽娟;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柳红;内部审计增值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叶梓;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继勋,杨志鸿;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及其对内审人员的要求[J];财会通讯;2000年11期

2 隋英鹏;内部审计外部化及其论争[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05期

3 王汉民;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建设[J];山东经济;2004年06期

4 周为利;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5 于玉林;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审计月刊;2005年03期

6 余玉苗,詹俊;论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J];审计研究;2001年05期

7 张伟;基于治理层次的内部审计——一种价值创造活动[J];审计研究;2004年04期

8 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9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清云,黄业德;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管见[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易传和 ,向莉;网络银行的内部审计[J];浙江金融;2002年03期

3 王 峰;浅谈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2年06期

4 吴风奇;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5 吴香云;内部审计在资产重组中的作用[J];中州审计;2002年04期

6 刘文奇;振奋精神 与时俱进 加快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步伐[J];中州审计;2002年05期

7 张保莲;实现内部审计价值 为企业发展服务[J];中州审计;2002年10期

8 李伟;内部审计在出版业务中的作用[J];出版经济;2002年03期

9 李明;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2年05期

10 邓晓红;也谈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湖北审计;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东;;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李玲;佟丹;;试析中国石油的内部审计建设——以新疆销售分公司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2005年度“舞弊的防范与检查”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卫红;;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之现实思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5 株洲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刘正军;;论内部审计参与绩效评估——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与绩效评估探索[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胡春晖;朱锦余;;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架构和委托代理理论框架的重构[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江汉石油管理局审计处课题组;余天京;刘文汉;汪黎;;内部审计在国有集团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8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课题组;;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刘长溧;;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安徽财经大学审计处课题组;;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机制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甫君(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思考[N];安徽经济报;2004年

2 巫惠 作者单位:省经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N];安徽经济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棠棣;内部审计有了新规矩[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李井;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显神威[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陆畅;别忽略内部审计这只“看门狗”[N];中国电力报;2004年

6 李伟毅;企业内部审计—新形势新要求[N];财会信报;2005年

7 孙严;内部审计的规范与完善[N];财会信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草茵;外部监督:内部审计的孪生兄弟[N];财会信报;2005年

9 青岛海关大学会计学系 房巧玲 李雪 刘学华;试析新会计法下的内部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1年

10 刘正才;国有企业改制与内部审计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郭巧玲;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9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王青;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罗江华;陕鼓集团内部审计体系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悦;内部审计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宁;关于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内部审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谢涤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一个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6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