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内部审计方法体系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15:28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电子信息系统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审计环境的迅速变化,使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和技术随之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文章在系统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和审计技术所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可采用的内部审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构建了一套适应新信息技术环境的内部审计方法体系。
【文章来源】:商业会计. 2020,(2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下,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会根据审计业务的需要,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获取相关电子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开展数据分析,以获得相关审计证据,这种审计方式通常被称之为现场电子数据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逐步向实时、持续、动态的方向发展,远程联网持续审计(Contiunous Auditing,CA)成为内部信息化审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远程联网持续审计通常指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审计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或ERP系统实现系统对接,然后利用通用或专用内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查,据以独立、实时、远程、高效地收集相关审计信息,并按照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案访问和分析数据,查找审计线索,报告审计情况,最终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系统和数据的综合评价。其原理如图2所示。(三)内部审计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可视化界面有助于对大量复杂数据进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所采集的审计数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传统审计数据。可视化审计分析有助于将审计数据的内涵或基本规律直接呈现在审计人员的眼前,并通过图表形式描绘隐藏在审计数据背后的基本规律。一般情况下,采用可视化手段进行信息数据分析的流程如下:(1)通过某种可视化软件将被审计数据转化为审计人员可以分析观察的图形和图像。(2)审计人员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通过视觉系统对可视化的图形和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并认知,从总体上理解和分析被审计数据的内涵和特征。(3)审计人员交互地改变可视化软件的设置,改变输出的可视化图形和图像,从不同角度对被审计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全面、系统地理解被审计数据的目的。具体流程见图3。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内部审计方法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黄秀清.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11)
[2]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审计工作创新[J]. 孔玉红.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6)
[3]浅谈信息技术在学校内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J]. 郑范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16)
[4]辽河油田的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周百鸣. 中国内部审计. 2018(03)
[5]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 陈伟,SMIELIAUSKAS Wally. 计算机科学. 2016(01)
[6]信息化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J]. 林家杰.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01)
[7]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陆明会.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9)
[8]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审计工作的途径与方式[J]. 王永生.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
[9]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王正午. 商业会计. 2014(02)
硕士论文
[1]基于IT技术的持续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 冯晓霞.太原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78975
【文章来源】:商业会计. 2020,(2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下,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会根据审计业务的需要,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获取相关电子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开展数据分析,以获得相关审计证据,这种审计方式通常被称之为现场电子数据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逐步向实时、持续、动态的方向发展,远程联网持续审计(Contiunous Auditing,CA)成为内部信息化审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远程联网持续审计通常指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审计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或ERP系统实现系统对接,然后利用通用或专用内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查,据以独立、实时、远程、高效地收集相关审计信息,并按照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案访问和分析数据,查找审计线索,报告审计情况,最终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系统和数据的综合评价。其原理如图2所示。(三)内部审计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可视化界面有助于对大量复杂数据进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所采集的审计数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传统审计数据。可视化审计分析有助于将审计数据的内涵或基本规律直接呈现在审计人员的眼前,并通过图表形式描绘隐藏在审计数据背后的基本规律。一般情况下,采用可视化手段进行信息数据分析的流程如下:(1)通过某种可视化软件将被审计数据转化为审计人员可以分析观察的图形和图像。(2)审计人员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通过视觉系统对可视化的图形和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并认知,从总体上理解和分析被审计数据的内涵和特征。(3)审计人员交互地改变可视化软件的设置,改变输出的可视化图形和图像,从不同角度对被审计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全面、系统地理解被审计数据的目的。具体流程见图3。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内部审计方法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黄秀清.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11)
[2]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审计工作创新[J]. 孔玉红.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6)
[3]浅谈信息技术在学校内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J]. 郑范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16)
[4]辽河油田的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周百鸣. 中国内部审计. 2018(03)
[5]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 陈伟,SMIELIAUSKAS Wally. 计算机科学. 2016(01)
[6]信息化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J]. 林家杰.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01)
[7]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陆明会.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9)
[8]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审计工作的途径与方式[J]. 王永生.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
[9]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王正午. 商业会计. 2014(02)
硕士论文
[1]基于IT技术的持续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 冯晓霞.太原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78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357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