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7:32

  本文关键词: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领导 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结构变革的逐步深化,作为非营利性行政事业单位,在高校中,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高校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对其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所面临的监督环境也日益严格。至于审计的结果,则不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自身产生影响,还关乎公共财产的合理利用和公共职权的恰当行使。因此,这项工作不仅为领导干部自身所重视,也使得相关部门和组织格外关注。而科学有效地进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就在于用于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指标及衡量的标准是否恰当,这同时也是该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的意义,不仅在于规范领导干部自身的作风,也可用作干部竞聘、选拔及任免的客观依据。这就对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一个避免了各类主观因素可能带来的随意化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做到在科学划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职权的基础上,既能够明确其管理工作的成绩,也不漏掉工作中有待加强之处,从而实现监管的最佳方式,即从根源处防治腐败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调查研究、应用举例等方式,首先对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描述,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高校内部领导干部审计评价指标,并指出其缺陷所在。针对缺陷,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构建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模型。研究站在前贤的肩膀上,参考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与高等院校审计的先进经验,在指标类别方面引入创新思考,以期能够更加系统、量化地对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为干部的选拔和任免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完善干部的监督与自我监督环境,保证公共财产和职权的善加利用,进而能够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有所贡献,也能对社会风气和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领导 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9.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2 基础理论概述18-24
  • 2.1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18-19
  • 2.2 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由来和发展19-20
  • 2.2.1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由来19
  • 2.2.2 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19-20
  • 2.3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0-24
  • 2.3.1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20-21
  • 2.3.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21-22
  • 2.3.3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22-24
  • 3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内容及评价指标的缺陷24-28
  • 3.1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24-25
  • 3.1.1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24-25
  • 3.1.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25
  • 3.2 现行审计评价指标及缺陷25-28
  • 3.2.1 现行审计评价指标25-26
  • 3.2.2 现行审计评价指标的缺陷26-28
  • 4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41
  • 4.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28-29
  • 4.1.1 重要性原则28
  • 4.1.2 相关适用原则28-29
  • 4.1.3 简便易用原则29
  • 4.1.4 科学可比原则29
  • 4.1.5 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29
  • 4.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计29-36
  • 4.2.1 管理控制指标29-31
  • 4.2.2 经济绩效指标31-33
  • 4.2.3 内部控制与财务收支指标33-35
  • 4.2.4 遵守财经法纪指标35-36
  • 4.3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36-41
  • 4.3.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及基本原理36-37
  • 4.3.2 AHP法在确定指标权重中的具体应用37-39
  • 4.3.3 明确指标分值39-40
  • 4.3.4 评价模型的构建40-41
  • 5 应用示例:高校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41-46
  • 5.1 高校财务管理概况41
  • 5.2 审计评价模型在示例中的运用41-45
  • 5.2.1 高校财务负责人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41-43
  • 5.2.2 建立判断矩阵和赋予权重43-45
  • 5.2.3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45
  • 5.3 结果分析45-46
  • 6 结论与展望46-48
  • 6.1 全文结论46-47
  • 6.2 研究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关于“构建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51-56
  • 后记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飞;蔡小勇;;试论产业国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商论;2009年07期

2 赵诺;;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14期

3 ;本刊评价指标进步显著[J];工程与建设;2011年02期

4 孙春华;;浅议科技立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9年11期

5 高文刚;;从学会角度探讨科协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会;1989年05期

6 陈云卿;说明公司工作情况的总评价指标的形成[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7 ;我国将建立衡量网络经济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J];上海统计;2001年05期

8 林向阳;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与现状分析[J];前线;2001年04期

9 杨平;欧盟建立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与美日的比较[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918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918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