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增信方式、企业异质性与债券发行定价

发布时间:2018-01-13 11:54

  本文关键词:增信方式、企业异质性与债券发行定价 出处:《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债券增信 企业异质性 增信效果


【摘要】:本文采用我国债券市场2008—2015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为样本,在肯定了企业债券采用增信方式能显著降低债券的发行利差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外部增信效果优于内部增信,同时采用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种方式的效果更好;进一步还发现,不同债券增信方式的效果受债券发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风险较大以及国有企业,采用内部增信的方式更能降低发行成本;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小、风险较小和非国有企业,采用外部增信的方式其效果更佳。
[Abstract]:The bond market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5, the issuance of corporate bonds and corporate bonds as samples, based on certain corporate bonds by way of mortgag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asic conclusion that the bond spreads, found that the external credit enhancement effect is better than internal credit, and the better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redit support in two w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ond credit bonds affected by firm heterogeneity, embodied in: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larger, and greater risk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internal growth channel approach can reduce issuance costs; and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smaller, less risk and n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the external credit. The way the effect.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 近年来,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得 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截至2015年底我国 债券市场累计共发行企业债5540只,公司债1103只。与此同时,发行债券的企业主体已逐 步由原来大型央企扩展到一般乃至中小民营企 业,发债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已经具备。与此相 X才应,债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李梅,陈建疆;浅析本息分离债券[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1期

2 董奋义;聂俊丽;田军;;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屈文洲;;发展本息分离债券市场的国际经验[J];国际金融;2006年07期

4 王念;文庆能;;金融改革的新亮点——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J];西南金融;2006年01期

5 陈宏杰;;规避债券 投靠股票[J];股市动态分析;2009年02期

6 田鑫;;论欧盟债券市场的一体化效应[J];商业时代;2009年16期

7 张楠;;关于债券概念和特点的解析[J];河南科技;2013年11期

8 胡式如 ,李幸u!;西方债券(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6年04期

9 李祥玉 ,阎恕生;日本债券市场跃居世界首位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1988年01期

10 张德宝;;债券的信用评级[J];世界知识;199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安跃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孙中山在美洲发售的债券考述[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2 周宏;王园;温笑天;夏建超;;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5-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陆珩tq;;巨灾风险债券定价[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课题组;王经训;;国际债券发行条件和风险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2年度)[C];1992年

5 ;中远集团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6 张晓英;;中西方企业债券定价之比较[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7 债券业务情况课题组;刘健;侯芳;;当前金融机构债券业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康兴;;“公裕债券”的再发现与再补充[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9 郭爱;;“公裕债券”浅谈[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光平;券商投行业务受益债券快速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顾金俊;韩国外汇债券发行量为何创新高[N];经济日报;2013年

3 浩子;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改革[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记者 华宏 通讯员 崔丽丽 辛星;我市加快债券发行破解企业融资难[N];承德日报;2013年

5 鲍仁;6月债券发行同比减少34.6%[N];期货日报;2013年

6 记者 张雷;今年我区已发行企业债券138亿元[N];新疆日报(汉);2014年

7 杨溢仁;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提速[N];国际商报;2014年

8 ;债券理财新观念[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2年

9 张凤喜;企业债券:沉寂之后趋于活跃[N];河北日报;2002年

10 成都商行 曾朝东 涂希懋;债券发行利率定位区间的推断[N];金融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红;企业债券规模扩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2 李正红;中国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吴腾华;新兴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蔡建波;中小银行债券投资决策机制与分析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小坤;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市场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长峰;基于债权终止风险的可违约债券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白艳萍;中国债券拍卖市场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套利研究及其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涛;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高磊;城投债的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世闻;基于债券信息发现的知识服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韩惠;上市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价值效应[D];复旦大学;2014年

6 董博琳;宏观因素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7 接晋;交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陈洁;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绿色债券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张岩;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比较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10 戴凯扬;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溢价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18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418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