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我国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动机检验及其治理效应分析——来自上市公司信贷漏损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21 21:58

  本文关键词: 商业信用 信贷漏损 信贷再配置 供应链 供应商 货币政策 创新投资 出处:《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2008年~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供应商进行商业信用再配置的信贷漏损行为为视角,证明了商业信用供给并非供应商根据自身信贷优势主动实施的逐利行为,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因客户占据强势地位被动进行的授信行为,是强势买方对供应商实施的信用侵占;其次,证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强势买方的信用侵占意愿,弱化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具有缓解微观厂商之间商业信用侵占的能力;最后,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强化供应商产品市场竞争力来帮助其摆脱强势买方的商业信用侵占,进而降低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扭曲型信贷漏损具有治理意义。
[Abstract]:In 2008 ~2014 A shares li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s the sample, the credit behavior of commercial credit providers to leakage and configu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at profit behavior of commercial credit supply is not the supplier according to their credit strengths initiatively, b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uyer's market for customers to occupy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assive behavior, is strong the buyer for suppliers to implement credit appropriation; secondly, that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will help reduce the strong credit occupation will weaken the passive re allocation level, namely monetary policy as a macro-control means has the ability to relieve the micro occup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lly, proves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rket suppliers of products to help them get rid of the strong commercial credit occupat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passive re allocation level, which encourage enterpri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istortion of credit leakag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YJC630174)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商业信用渠道下的信贷再配置假说由来已久,最早由Meltzer(1960)[1]提出,用于刻画那些低融资约束企业将所获得的银行贷款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出借给高融资约束企业,从而实现金融资源二次分配的过程。Schwartz(1974)[2]通过理论模型证明了再配置的存在性,并认为供应商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U_仁;黄建忠;;产品创新如何影响企业加成率[J];世界经济;2016年11期

2 曹裕;熊寿遥;胡韩莉;;企业生命周期下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6年10期

3 于博;;货币政策、所有制差异与商业信用再配置——兼论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治理的微观路径[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蒲文燕;张洪辉;;基于融资风险的现金持有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5期

5 李四海;邹萍;宋献中;;货币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金融漏损——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15年03期

6 牛培路;白俊;;金融发展、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再分配[J];金融论坛;2013年10期

7 黄志忠;谢军;;宏观货币政策、区域金融发展和企业融资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证据[J];会计研究;2013年01期

8 张新民;王珏;祝继高;;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J];会计研究;2012年08期

9 刘小鲁;;我国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与强制性特征——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璐;;存贷款市场竞争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吗——基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讨论[J];财贸研究;2017年06期

2 宋雪梅;;融资约束影响因素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16期

3 吴娜;于博;;客户集中度、体恤效应与商业信用供给[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4 于博;植率;;我国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动机检验及其治理效应分析——来自上市公司信贷漏损的证据[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5 王进朝;王振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J];财会通讯;2017年21期

6 吴秋生;黄贤环;;财务公司职能配置与集团成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经济问题;2017年07期

7 许致维;李少育;彭维瀚;;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基于未解释审计费用度量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8期

8 贺之瑶;贾丽平;;融资约束、投资效率与融资渠道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07期

9 白娅;王樊;付煈钰;;投资者情绪、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J];金融发展研究;2017年06期

10 王满;黄波;于浩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融资[J];商业研究;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U_仁;黄建忠;;异质出口倾向、学习效应与“低加成率陷阱”[J];经济研究;2015年12期

2 陆岷峰;杨亮;;互联网金融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李四海;邹萍;宋献中;;货币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金融漏损——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15年03期

4 吴玉鸣;;工业研发、产学合作与创新绩效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科研管理;2015年04期

5 王伟;;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商业信用模式[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6 钱学锋;范冬梅;;国际贸易与企业成本加成: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7 杜建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商业信用渠道吗?——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经纬;2014年06期

8 吴争程;陈金龙;;货币政策、市场地位与企业商业信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09期

9 陈金龙;周兴;;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信贷传导效应[J];金融论坛;2014年07期

10 张西征;刘志远;;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宏观经济动因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储蓄过量漏损”将制约转轨中后期的市场[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26期

2 安强身;庄锴;;金融漏损效应与中国转型经济增长[J];晋阳学刊;2010年06期

3 刘彬;;资产定价中的信息漏损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2期

4 李玫;徐艳梅;;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漏损”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5 周天勇;;“三农”投入要避免中间环节的流失和漏损[J];资料通讯;2004年04期

6 陈慧;;审计视野下的自来水漏损及治理[J];中国内部审计;2008年12期

7 陈晓莉;中国“储蓄过量漏损”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年05期

8 蔡吉甫;;金融漏损、银行歧视与商业信用[J];财经论丛;2013年03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帆;毋焱;刘志强;邓勇;;中国供水系统漏损监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与应用[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5:水专项——饮用水安全主题[C];2012年

2 陈周青;;供水管线的漏损若干成因与对策措施探讨[A];饮水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丹军;;试论运用舍本逐末基模破解理赔利益漏损难题[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4 杨帆;陈佑民;毋焱;王书深;;持续控制漏损的关键技术《供水管网DMA分区定量漏损监控管理系统》[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08:城镇综合节水与漏损控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白秀喜;标本兼治抓漏损[N];中国建设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佳;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城镇煤气管道漏损分析与寿命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2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452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