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异质信念、卖空机制与“特质波动率之谜”——基于269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24 11:54

  本文关键词: 特质波动率 异质信念 融资融券 倾向得分匹配 出处:《财经科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笔者以1996—2015年269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投资组合分析以及Fama-Macbeth、双重差分方法,从异质信念、卖空机制的角度探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低特质波动率股票有着高预期收益率,而高特质波动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较低。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是换手率因素可能影响"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证实融资融券的开展能够降低异质信念以及特质波动率水平,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检验,发现这种负向关系仍然显著存在。
[Abstract]:Taking 2698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1996 to 2015 as a sample, the author uses portfolio analysis and Fama-Macbeth, a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terogene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ort selling mechan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whether there is a "mystery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d expected return. Low trait volatility stocks have high expected returns, while high trait volatility stocks have lower expected returns.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series of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returns, this negative correlation still exists. However, the factor of turnover rate may affect "the mystery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Further, a double differenti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prove that margin lending can reduce the heterogeneous beliefs and the level of trait volati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still exists by the PSM tes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注意力配置视角下的资产定价——基于计算实验的研究”(71371096)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弓I言资产定价一直是学术关注的热点,CAPM模型提出之后,一些学者对其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实证检验,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结果。基于此,后续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资产定价进行修正。特质波动率的引入,始于Jensen、Black和Scholes通过实证发现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宏林;滑淑美;陈收;;融资融券对股市特质波动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6年01期

2 熊伟;陈浪南;;股票特质波动率、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J];管理科学;2015年05期

3 刘维奇;邢红卫;张信东;;投资偏好与“特质波动率之谜”——以中国股票市场A股为研究对象[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08期

4 肖浩;孔爱国;;融资融券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4年08期

5 李竹薇;史永东;于淼;安辉;;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异象及成因[J];系统工程;2014年06期

6 郑振龙;王磊;王路跖;;特质偏度是否被定价?[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7 罗登跃;;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基于Fama-French股票组合的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年04期

8 杨华蔚;韩立岩;;外部风险、异质信念与特质波动率风险溢价[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9 邓雪春;郑振龙;;中国股市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吗?[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凡;夏翊;;分析师商业性动机与盈余预测偏差:来自融资融券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7年07期

2 戴方哲;尹力博;;证券分析师“变脸”行为会增加股票特质波动率吗?[J];管理评论;2017年05期

3 张瑞霞;姜冬梅;;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生态移民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年05期

4 谭周令;;产业政策激励与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来自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7年03期

5 魏蒙蒙;;“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税负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7年02期

6 李新光;黄安民;张永起;;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4期

7 吕永健;王鹏;胡颖毅;;基于TGARCHSK模型的外汇市场极端风险测度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7年02期

8 张博;李艳萍;YANG Allen;;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钟凯;程小可;王化成;刘金钊;;融资融券制度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吗?——基于未来盈余反应系数的实证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10 陈凡;韦鸿;童伟伟;;承接产业示范区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J];科学决策;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斯琪;王敬;;融资融券对沪市波动性和流动性影响实证分析——基于OLS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J];科技和产业;2014年08期

2 陈作章;陆心渊;施耀;李忠磊;;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年04期

3 刘维奇;邢红卫;张信东;;投资偏好与“特质波动率之谜”——以中国股票市场A股为研究对象[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08期

4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质量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J];投资研究;2014年06期

5 刘波;霍兴兴;;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关系再考察[J];金融与经济;2014年04期

6 陈浪南;熊伟;;公司特质波动决定因素研究——信息效率还是噪音交易?[J];中国会计评论;2014年01期

7 张宗新;王海亮;;投资者情绪、主观信念调整与市场波动[J];金融研究;2013年04期

8 罗登跃;;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基于Fama-French股票组合的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年04期

9 张婷;于瑾;吕东锴;;新兴市场投资者情绪与价值溢价异象——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1期

10 史永东;李凤羽;杨云鹏;;特质风险与市场收益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晋明;建立卖空机制势在必行[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5期

2 赵锡军 ,陈启清;适时推出卖空机制[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06期

3 吴可;刘孟飞;;谈证券卖空机制的市场创新基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4 吴娟;卖空机制运作机理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4期

5 吴娟;卖空机制运作机理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林朝晖;国债交易引入卖空机制[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6期

7 李昌荣,杨朝军;证券卖空机制的风险及其控制[J];金融与经济;2005年02期

8 李泉池;朱天星;徐占东;;卖空机制——我国股市发展的必然趋势[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3期

9 陈海俊;;浅析卖空机制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意义[J];金融经济;2006年02期

10 钱艳英;;我国证券卖空行为与卖空机制的建立[J];统计与决策;200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海平;我国股市应引入卖空机制[N];证券日报;2004年

2 谢晋明;卖空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N];证券日报;2004年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杜丽虹 朱武祥;A股引入卖空机制很可能事倍功半[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贾伟;引入卖空机制已具备基本条件[N];经济日报;2005年

5 李黎 张羽;推出期指不必以建立卖空机制为前提[N];期货日报;2009年

6 李中秋;卖空机制非股指期货必要条件[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 林采宜;卖空机制不会造成股灾[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陈凌;允许卖空机制强化IT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本报记者 陆 星;制度应给创新留下空间[N];证券日报;2005年

10 石海平;卖空机制为何难遏债市下跌[N];证券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怀宇;中国证券市场卖空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卖空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秦子生;真实盈余管理、卖空机制与股价崩盘风险[D];安徽大学;2016年

3 向超;中国股票市场卖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何伟喜;股票卖空机制的市场效应及监管[D];河北大学;2010年

5 胡海波;卖空机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林昌;中国股票市场引入卖空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胡志坚;中国证券市场推出卖空机制对市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8 娄照;卖空机制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洪闽;卖空机制对我国股票市场及套利策略影响的实证分析[D];华侨大学;2013年

10 王子剑;卖空与卖空机制以及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59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459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