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困境,一方面存款流失,导致资金面趋紧,影响流动性;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金融创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监管当局提升了对资本约束的监管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经验,重启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以期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的证券化业务在发行规模、二级市场的交易状况以及基础资产的选择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性。特别是在基础资产的选择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基础资产以不良资产为主,我国的基础资产绝大部分是以优质资产为主。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两种不同性质的资产之间,面临的损失率不同、风险不同、证券化的成本也不同。因此,基础资产的选择不同,对其自身效应的发挥可能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对我国以优质资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在推行期间的效应进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三个方面的效应为研究内容。首先,结合证券化的运作原理,分析了其发挥流动性效应、安全性效应和盈利性效应的内在机制;其次,总结了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鉴于目前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在基础资产选择方面存在的特殊性,运用数理模型具体分析了基础资产选择对效应发挥的影响;再次,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指标,运用实证模型检验了证券化业务在流动性效应、安全性效应以及盈利性效应方面的发挥状况。结果显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行,对于流动性水平和安全性水平方面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即发挥了流动性效应和安全性效应;但在盈利性方面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即尚未发挥出盈利性效应。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选择以优质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加上发行规模较小以及二级市场的交易不够活跃,从而影响了盈利性效应的发挥。最后,结合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方向以及商业银行发展实际,从业务环节、交易结构以及市场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未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改进性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在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提升资本充足率以及增强盈利能力方面的效应。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 基础资产 效应 商业银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9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8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18-19
- 1.3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19-21
- 1.3.1 结构安排19-20
- 1.3.2 技术路线20-21
- 1.4 创新与不足21-22
- 1.4.1 本文的创新21
- 1.4.2 本文的不足21-22
- 第2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的理论基础22-30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22-25
- 2.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定义22
- 2.1.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和运作流程22-23
- 2.1.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23-25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界定25
-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的理论基础25-29
- 2.3.1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挥流动性效应机制25-27
- 2.3.2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挥安全性效应机制27-28
- 2.3.3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挥盈利性效应机制28-29
- 小结29-30
- 第3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及其效应分析30-39
-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30-32
- 3.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30-31
- 3.1.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二级市场交易状况31-32
- 3.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特殊性32-35
- 3.2.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状况32-34
- 3.2.2 我国证券化基础资产以优质资产为主的原因34-35
- 3.3 基础资产选择对效应发挥的影响分析35-38
- 3.3.1 对流动性效应影响分析35-36
- 3.3.2 对安全性效应影响分析36-37
- 3.3.3 对盈利性效应影响分析37-38
- 小结38-39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实证检验39-48
- 4.1 研究方法39
- 4.2 指标的设定与样本的选取39-42
- 4.2.1 虚拟变量的设定及相关假设39-40
- 4.2.2 基于基础资产特殊性的样本选取40
- 4.2.3 指标的选取40-41
- 4.2.4 模型的构建41-42
- 4.3 实证检验42-43
- 4.3.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42-43
- 4.3.2 单位根检验43
- 4.4 实证结果分析43-47
- 4.4.1 流动性效应检验43-45
- 4.4.2 安全性效应检验45-46
- 4.4.3 盈利性效应检验46-47
- 小结47-48
- 第5章 对策建议48-53
- 5.1 业务环节方面48-49
- 5.1.1 适度扩大基础资产范围和规模48
- 5.1.2 建立专业评级机构48-49
- 5.1.3 改进信用增级模式49
- 5.2 交易结构方面49-51
- 5.2.1 改革发行定价机制49
- 5.2.2 积极推动二级市场发展49-50
- 5.2.3 拓展证券化发行模式50-51
- 5.3 市场环境方面51-53
- 5.3.1 加强信息披露体系建设51
- 5.3.2 培育多层次投资者结构51
- 5.3.3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51-53
- 结论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凌白;;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14年06期
2 李佳;;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扩张:理论基础、效应及缺陷[J];财经科学;2014年04期
3 耿军会;尹继志;;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的意义及相关问题[J];企业经济;2013年07期
4 沈瑾;;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分析[J];时代金融;2013年15期
5 刘琪林;李富有;;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产流动性、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J];金融论坛;2013年05期
6 张利;鲍杰;;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探索[J];经济视角(下);2013年04期
7 胡代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及问题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1期
8 姚禄仕;王璇;宁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美国银行业的面板数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9期
9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信贷扩张效应——基于美国金融市场数据的分析[J];金融论坛;2011年01期
10 宾红辉;;基于财富效应的银行资产证券化收益模型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林治海;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 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绍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选择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
2 谷亚;我国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效果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5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