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能源定向增发的对价公允性案例分析
本文关键词:永泰能源定向增发的对价公允性案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一种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已久,但是一直未大面积的在上市公司融资中得到使用。而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低、定价选择性大、募集资金使用限制小、程序简便,因此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借助定向增发的机会,采取操纵发行价格和时机、注入不良资产、增发前进行盈余管理、增发后派红利等手段进行利益输送,大股东借助自身的信息优势和决策权,将定向增发变成攫取利益的一种方法,中小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且势单力薄,明知大股东的对价并不公允,却也无能为力,只能任由自身利益被侵占,公司经营状况也越来越差。上市公司在法律政策方面也是打擦边球,相关监管机构难以根据法规判定公司定向增发对价是否为公允价格。本文之所以选择永泰能源定向增发进行研究,原因是笔者认为此次增发的价格与实际价值偏离严重,从多个方面都反映出可能存在价格失衡的情况,属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中较为典型的对价不公允案例。同时,定向增发公告日前后不存在正公告效应,资本市场投资者对此次增发并不看好,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在定向增发后有明显下滑,此次定向增发的效果不佳。通过对永泰能源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归纳出较为完整的、可能存在不公允对价的评估角度,并通过不明显的正公告效应和财务状况的恶化证明不公允对价下的定向增发对中小股东和公司的不良影响,提出规范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建议,避免资本市场出现更多可能造成不公允对价的行为,为今后的定向增发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定向增发 对价公允性 财务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F279.26;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17
- 1.1 选题背景13-14
- 1.2 选题意义14-15
- 1.3 研究思路15-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2 案例背景17-21
- 2.1 行业状况17-18
- 2.2 公司简介18
- 2.3 定向增发方案18-21
- 3 案例分析21-43
- 3.1 不公允对价情况分析21-35
- 3.1.1 定向增发后股本结构21-23
- 3.1.2 定向增发定价时机选择23-24
- 3.1.3 定向增发发行价格分析24-27
- 3.1.4 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27-29
- 3.1.5 大股东注入资产价值虚增29-34
- 3.1.6 定向增发后的现金分红34-35
- 3.2 定向增发的短期公告效应35-37
- 3.3 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37-42
- 3.3.1 偿债能力37-38
- 3.3.2 盈利能力38-39
- 3.3.3 营运能力39-40
- 3.3.4 成长能力40
- 3.3.5 现金流量能力40-41
- 3.3.6 股东获利能力41-42
- 3.4 案例分析结论42-43
- 4 案例启示43-46
- 4.1 完善定价制度43-44
- 4.2 强化注入资产质量评估44
- 4.3 完善公司治理44-45
- 4.4 加强对大股东套现的管理45-46
- 5 结论与展望46-47
- 5.1 不足之处46
- 5.2 未来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附录 150-52
- 附录 2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刚;;定向增发:风险与机遇并存[J];新财经;2006年09期
2 田婧;;定向增发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8期
3 李献刚;;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动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11期
4 杨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机制研究——基于新旧比较的视点[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9期
5 郝文;;房地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6 曾劲松;;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李红波;;定向增发简析[J];现代商业;2009年15期
8 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9 姜来;罗党论;赖媚媚;;掏空、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颖杰;;定向增发模式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张蓉星;;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俞静;徐斌;;发行对象、市场行情与定向增发市场反应异象——基于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铭;定向增发尚存四道坎[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刘晓丹 田定斌;定向增发受青睐[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宁峻;定向增发满堂彩[N];解放日报;2003年
4 张子学;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法律问题研究[N];金融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邵小萌;定向增发 一个巴掌拍不响[N];证券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冯飞;定向增发或成B股再融资主流[N];证券时报;2003年
7 宋振庆;定向增发潮的初次“碰壁”[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定向增发进程最新统计[N];证券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熊欣;定向增发热局部降温加大开放[N];证券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歆 实习记者 万敏;定向增发成融资“第一高手”[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蒋雪琴;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曹立z
本文编号:269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6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