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信托制度法律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家族信托制度法律问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家族信托作为保障家族财富有效传承的法律工具,越来越受到高净值人士的重视。虽然我国的家族信托业务才刚刚起步,但市场前景非常明朗,国内金融机构纷纷对家族信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2001年颁布实施的《信托法》为规范中国信托有序发展的基础,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目前家族信托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法律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探寻我国信托法律规定的缺陷并提出修正建议,以期完善家族信托法律规范,推动我国家族信托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家族信托制度的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家族信托的概念以及家族信托的法律界定。从家族信托的当事人、信托财产和权利义务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家族信托的法律关系,并详细介绍了家族信托的功能,为下文的论述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为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现状及法律困境。该部分介绍了我国家族信托发展的现状,家族信托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独特的财产管理工具的功能。通过对比域外的信托法律规范,总结而言,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家族信托登记制度不完善、信托存续期间财产权属不明及信托受益权性质界定不明等。第三部分为家族信托制度的域外考察和评析。该部分主要从三个层面上对域外家族信托的法律规范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评析,一是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属性,二是信托公示制度,三是信托受益权的法律地位界定,通过对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规定,为我国家族信托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域外法规的参考和借鉴。第四部分为我国家族信托法律困境的解决路径。首先,笔者建议依托我国目前现有的所有权权属登记效力模式,建立起与之相统一的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相结合的信托财产登记模式,同时明确信托登记主管机关和信托登记内容,以完善信托登记制度;其次,明确家族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为受托人充分行使信托权利,管理处分信托财产提供前提;第三,厘清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属性,明确信托受益权受到侵害时的有效救济路径。
【关键词】:家族信托 实践困境 域外借鉴 完善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2
- 一、问题的提出8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8-9
- 三、文献综述9-10
- 四、研究方法10
- 五、创新与不足10-12
- 第一章 家族信托概述12-22
- 第一节 家族信托的法律界定12-15
- 一、家族信托的概念12-13
- 二、家族信托的基本特征13-15
- 第二节 家族信托的法律关系15-18
- 一、家族信托的当事人16
- 二、家族信托的信托财产16-17
- 三、家族信托的内容17-18
- 第三节 家族信托的功能18-22
- 一、财富保护功能18-20
- 二、家族治理功能20-21
- 三、税收筹划功能21
- 四、社会慈善功能21-22
- 第二章 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现状及法律困境22-29
- 第一节 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现状22-23
- 第二节 我国家族信托发展的法律困境23-29
- 一、家族信托登记制度不完善23-26
- 二、家族信托存续期间信托财产权属不明26-27
- 三、信托受益权性质界定不明27-29
- 第三章 家族信托制度的域外考察与评析29-35
- 第一节 家族信托公示制度的域外考察与评析29-31
- 一、英美法系信托登记制度29-30
- 二、大陆法系信托登记制度30-31
- 第二节 信托财产所有权制度的域外考察与评析31-33
- 一、英美法下信托财产所有权的二元结构及其评价31-32
- 二、大陆法系上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及评价32-33
- 第三节 家族信托受益权定性的域外考察考察与评析33-35
- 第四章 我国家族信托法律困境的解决路径35-45
- 第一节 构建家族信托登记制度35-37
- 一、建立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相结合的登记模式35
- 二、明确信托财产登记机构35-36
- 三、明确信托登记的内容36-37
- 第二节 明确信托存续期间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37-39
- 第三节 厘清信托受益权的法律属性39-45
- 一、信托受益权性质之各项学说及评析39-41
- 二、我国信托受益权的权利属性的定位41-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9-50
- 后记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勇;浸润在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村民自治──湖南省秀村调查[J];社会科学;1997年10期
2 于志明;;我国家族企业资本结构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金太军;王军洋;;家族的村政参与路径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9期
4 陈凌;王河森;;华人企业集团家族治理模式演进研究——以印尼哥伦比亚集团为例[J];东南亚研究;2011年03期
5 刘绵勇;家族治理模式:中国私营企业治理的必然选择[J];求实;2005年03期
6 李廷海;;“以X治国”纵横谈[J];决策与信息;2001年06期
7 刘豪;;论家族对中国社会的整合功能[J];知识经济;2012年07期
8 易军;;中国的家罚制度[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尚代贵;;长株潭中小企业治理的法律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1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小刚;连燕玲;;家族权威与私营企业的经营效率[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郭媛媛;王季;;家族企业控制权演进的路径[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温思雅;;董事会独立性、家族涉入与公司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银华基金;《家族财富》如何传承?[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秦伟;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揭秘亚太区家族办公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明;家族治理也需制度化[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臧云鹏;“家族”如何治理[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采写;李锦记家族委员会:让家族和企业“分离”[N];中国经营报;2009年
6 中发实业集团董事局办公室主任 罗照华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秘书 李勇;浅析家族企业公司治理[N];中国贸易报;2012年
7 记者 邹靓;“家族工作室”落地中国 商业模式尚待确定[N];上海证券报;2013年
8 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 陈凯;从默多克离婚看家族财富管理[N];北京日报;2013年
9 ;治理不当成民企短寿潜因[N];民营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枫;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与家族高管合作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李强;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结构:一个企业家的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李文洲;制度环境、控制权结构与控股家族行为异化[D];重庆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瑗;家族企业经理人性质与企业投资效率[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涛;家族控制、内部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3 乔露冰;我国家族信托制度法律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丁鹏;我国家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5 陈宁;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权特征与企业价值[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石仁来;家族控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7 施双双;家族企业主子女接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顾乾坤;风险投资对家族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李莎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税收规避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吴松辉;家族治理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家族信托制度法律问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2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