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证券短线交易之行为要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13:58
  我国短线交易制度对行为要件的制度建构较为粗略,仅规定“买入”和“卖出”两个开放词语。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非典型交易行为逐渐活跃,凸显了行为要件的现实争议。本文力图对短线交易制度行为要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回应非典型交易行为是否满足短线交易制度行为要件这一现实问题。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集中在制度构成层面,对其背后的价值理念浅尝辄止,在制度构成层面也缺少对行为要件的专门关注。本文主要采用目的解释方法,在创新性厘清和解构短线交易制度立法目的的基础之上,对行为要件中的“买入”和“卖出”进行具体的解释展开,主张以种类为单位对该类非典型交易行为进行普遍意义上的利用内幕信息投机可能性的检验,若该类非典型交易行为利用内幕信息的可能性不大或为零,则不属于“买入”或“卖出”;反之,则将其纳入“买入”或“卖出”范畴。希望本文能对解决非典型交易行为的适用争议有所裨益,并对短线交易制度立法目的、制度逻辑等价值理念层次的研究文献有所丰富。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问题提出:证券短线交易之行为要件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短线交易之行为要件的缺陷与不足
        一、目前行为要件的立法语言具有模糊性
        二、单一豁免情形倒逼行为要件的精准解释
        三、司法解释和司法判决未能提供适用指导
    第二节 短线交易之行为要件的法律适用疑议凸显
        一、短线交易之行为要件的现实争议
        二、非典型交易行为的发展与界定
        三、如何理解行为要件
第二章 制度解构:短线交易制度的立法目的初探
    第一节 短线交易制度的立法目的探析
        一、立法目的之一:事前威慑和吓阻以防止内幕交易
        二、立法目的之二: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三、域外短线交易制度立法目的之佐证
    第二节 不同立法目的间的优先性
        一、立法目的优先性考究的原因
        二、内幕交易制度的立法思路借鉴—信义进路与市场进路
        三、保障市场公正的立法目的具有优先性
第三章 比较分析:短线交易制度与内幕交易制度
    第一节 短线交易制度与内幕交易制度的差异
        一、主体范围不同
        二、主观要件不同
        三、客观要件不同
        四、归责原则不同
        五、法律后果不同
        六、豁免情形不同
    第二节 制度逻辑比较——兼论短线交易制度存在的独特价值
        一、内幕交易制度的不足
        二、短线交易制度独特的存在价值
    第三节 短线交易制度立法目的的补充修正
        一、立法目的之三:弥补内幕交易制度的不足
        二、立法目的之四:粗略简便以提高效率、节约司法和行政资源
    第四节 短线交易制度立法目的的重述
        一、短线交易制度的立法目的具有多元性
        二、短线交易制度的立法目的具有层次性
第四章 类型化解释:非典型交易行为的具体展开
    第一节 “买入”和“卖出”的解释展开
        一、目的解释的必要及其立场
        二、美国法的借鉴——非传统交易行为与主观归责标准的提出
        三、立法目的间的妥协——以行为种类为单位的利用内幕信息可能性考察
    第二节 非典型交易行为的类型化解释
        一、第一类非典型交易行为的类型化解释
        二、第二类非典型交易行为的类型化解释
        三、第三类非典型交易行为的类型化解释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短线交易收益归入制度功能的实证分析 兼谈《证券法》(2005)第47条的去留[J]. 姜朋.  中外法学. 2017(03)
[2]法律的客观目的解释[J]. 郑文革.  法律方法. 2015(02)
[3]法律移植视角下的短线交易归人权制度[J]. 汤欣.  清华法学. 2014(03)
[4]我国《证券法》的发展历程及其修改完善[J]. 信春鹰.  证券法苑. 2014(01)
[5]禁止内幕交易立法理念转换及其体系效应——从反欺诈到市场诚信[J]. 傅穹,曹理.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6)
[6]对我国实施短线交易归入权制度的思考——福建辖区D上市公司股东短线交易案例分析[J]. 张世增.  福建金融. 2013(05)
[7]立法目的条款之法理基础及表述技术[J]. 刘风景.  法商研究. 2013(03)
[8]修补还是废止?——解释论视野下的《证券法》第47条[J]. 曾洋.  环球法律评论. 2012(05)
[9]目的解释的适用及其限制[J]. 武兴伟.  法律方法. 2012(00)
[10]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考察[J]. 陈兴良.  法商研究. 2012(02)

博士论文
[1]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 樊志军.大连海事大学 2016
[2]证券内幕交易构成要件比较研究[D]. 曹理.吉林大学 2013
[3]内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D]. 胡光志.西南政法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浅析证券法中的短线交易制度[D]. 张丽颖.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短线交易归入制度研究[D]. 彭闳.吉林大学 2010
[3]内部人短线交易归入权制度研究[D]. 刘邦兴.清华大学 2003
[4]内部人短线交易利益归入制度研究[D]. 宋瑞秋.暨南大学 2001
[5]从客观标准到实证标准:试论“短线交易”行为要件的目的解释[D]. 刘桥.厦门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64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464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