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3:10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也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整体实力弱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难以通过间接融资的途径从银行获得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由于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高门槛,决定了中小企业想要利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取融资变得更加不现实。可以说,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约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繁荣的最大桎梏。融资租赁被引入我国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已在企业融资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融资租赁因为同时具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属性,在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具有融资门槛较低、融资期限长、提高资金流动性等优点,十分适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实务活动中,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时常会面临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经营风险等多种风险,阻碍着融资租赁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难以发挥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所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融资租赁进行了理论性研究,为本文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之后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得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内源融资尤其是外源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的结论。而后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从企业自身、融资渠道、政府三方面找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通过对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分析出融资租赁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方式。但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实务活动中,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时常会面临各类风险,阻碍了融资租赁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从承租人和出租人两方面对融资租赁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加以探究,并利用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与说明。最后根据以上分析从承租人、出租人、政府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建议,以求更好发挥融资租赁在解决我国中小企融资难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租赁 风险防范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6.3;F832.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4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
  • 1.4 论文预期的创新点和难点13-14
  • 1.4.1 本文预期创新13
  • 1.4.2 本文预期难点13-14
  • 第二章 融资租赁及其风险概述与理论基础14-19
  • 2.1 融资租赁的定义、分类、功能14-16
  • 2.1.1 融资租赁的定义14
  • 2.1.2 融资租赁的分类14-16
  • 2.1.3 融资租赁功能16
  • 2.2 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16-19
  • 2.2.1 风险分析理论16-17
  • 2.2.2 风险控制理论17
  • 2.2.3 风险管理理论17-19
  •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融资租赁优势分析19-24
  • 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19-20
  • 3.1.1 直接融资现状19
  • 3.1.2 间接融资现状19-20
  • 3.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20-21
  • 3.2.1 企业自身层面20-21
  • 3.2.2 融资渠道层面21
  • 3.2.3 政府层面21
  • 3.3 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分析21-24
  • 3.3.1 融资租赁融资门槛较低21-22
  • 3.3.2 融资期限长,,资金使用效率高22
  • 3.3.3 提高资金流动性,改善财务状况22-24
  • 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风险分析24-31
  • 4.1 租赁公司(出租人)面临的风险24-25
  • 4.1.1 道德风险24
  • 4.1.2 虚假财务风险24
  • 4.1.3 中小企业合同履行风险24
  • 4.1.4 政策变动风险24-25
  • 4.2 中小企业(承租人)融资租赁面临的风险25
  • 4.2.1 信用风险25
  • 4.2.2 经营性风险25
  • 4.2.3 不可抗拒力风险25
  • 4.3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风险案例分析25-29
  • 4.3.1 某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案例材料26-27
  • 4.3.2 承租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中的风险分析27-28
  • 4.3.3 出租人(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中的风险分析28-29
  • 4.3.4 结果29
  • 4.4 本案例总结29-31
  • 第五章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风险防范对策建议31-34
  • 5.1 出租人(租赁公司)风险防范对策建议31-32
  • 5.1.1 精准聚焦目标行业31
  • 5.1.2 利用多单业务分散风险31
  • 5.1.3 引入合理退出机制31
  • 5.1.4 借助第三方转移风险31-32
  • 5.2 承租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32
  • 5.2.1 规范管理,强化内部建设32
  • 5.2.2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32
  • 5.2.3 增强企业合作,形成互助担保32
  • 5.3 政府对于融资租赁的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32-34
  • 5.3.1 完善融资租赁法律体系32
  • 5.3.2 统一监管单位32-33
  • 5.3.3 成立全国性融资租赁协会33-34
  • 第六章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平;;融资租赁,你了解吗?[J];中外管理;2001年06期

2 郑娅;融资租赁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福音[J];江苏商论;2002年05期

3 高怡,薛萍;略论融资租赁[J];经济师;2002年01期

4 艾联芳,张跃宏;利用设备融资租赁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什么是融资租赁[J];中州审计;2003年08期

6 杨亚西,杨波;融资租赁方式的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7 何忠妹;;入世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发展[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年05期

8 沙泉;;融资租赁系列讲座(八)[J];印刷经理人;2004年07期

9 沙泉;;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J];印刷经理人;2004年01期

10 梁飞媛;关于发展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涛;;融资租赁的“春天”来了[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八辑)[C];2007年

2 李伟舫;;融资租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史燕平;;我国开展出口租赁的必要性[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4 马敬伟;何琳;;基础设施项目三种融资方式比较研究——(BOT,ABS及融资租赁)[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泉;;我国飞机融资租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A];上海空港(第11辑)[C];2010年

6 齐佩金;孙刚;;再谈“二战”后美国融资租赁的兴起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焦自鹏;;融资租赁——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应对WTO挑战的有效经营手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程杰才;李东来;;融资租赁合同在个人消费领域的发展探析[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文学;殷作如;张志芳;刘中元;覃春平;邹世春;武卫军;侯利燕;闫玉荣;王玉秋;王宇;王力峥;;融资租赁在煤炭企业的实施与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融资租赁:能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吗?[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李文科;融资租赁降门槛 绣球甩向制造业[N];财经时报;2006年

3 ;我国融资租赁法草案基本成熟[N];财会信报;2007年

4 马海邻 李龙筠;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条出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郝平;融资租赁的路还有多长?[N];机电商报;2006年

6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李龙筠;融资租赁监管需要加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李龙筠;融资租赁也应加强监管[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郭高峰;加快融资租赁法立法 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蒋云翔;“融资租赁法”是否必需?全国人大专家舌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程志云;融资租赁法出台延滞[N];经济观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鲁振宇;融资租赁产品定价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3 郑Y髅

本文编号:462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62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