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与政策回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2:13

  本文关键词: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与政策回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住房需求 政策回应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多数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却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他们在城市中的住房状况令人担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民工内部出现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相比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更为强烈,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的能力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一部分新生力量在城市中的住房需求问题,是保证接下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相关概念。通过总结发现并得出现有政策中存在着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指向性模糊、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这为本文提供了问题的研究空间和路径选择。第二部分通过问卷和走访调查,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样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其住房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特征入手,从群体的住房整体特征和内部差异特征两个层面上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和主观期望做出分析。第四部分结合调研中的数据资料,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总体评价体系。使用路径分析法探析了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特征。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的获得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的政策回应研究有指导意义。第五章作为政策回应部分,通过对前三章的现状、需求特征以及需求影响因素入手,总结出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目前郑州市情况,从政策层面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政策回应的目标。最后一部分文章阐述了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住房需求 政策回应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6;F29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综述13-17
  • 1.2.1 国外主要研究综述13-15
  • 1.2.2 国内主要研究综述15-16
  • 1.2.3 主要研究评述16-17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思路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相关概念界定18-21
  • 1.4.1 新生代农民工18-19
  • 1.4.2 农民工住房需求19
  • 1.4.3 政策回应19-21
  • 2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分析21-32
  • 2.1 调研方案概述21-22
  • 2.1.1 调查区域的选取21
  • 2.1.2 问卷及访谈设计21-22
  • 2.2 样本群体特征22-27
  • 2.3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27-32
  • 2.3.1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形式27-29
  • 2.3.2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条件29-30
  • 2.3.3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消费支出30-32
  • 3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特征32-43
  • 3.1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基本特征32-38
  • 3.1.1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水平较低且满意度不高32-33
  • 3.1.2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水平低且保障需求迫切33-35
  • 3.1.3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层次多样且以生活发展为主35-36
  • 3.1.4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因素需求全面并以住房支出为主36-37
  • 3.1.5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形式以租为主37-38
  • 3.2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内部差异特征38-43
  • 3.2.1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造成的需求差异38-40
  • 3.2.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因素造成的需求差异40-43
  • 4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43-53
  • 4.1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评价指标体系43-44
  • 4.2 影响住房需求变量的赋值统计44-47
  • 4.2.1 初始变量的赋值统计44-45
  • 4.2.2 中间变量的赋值统计45-47
  • 4.3 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47-53
  • 4.3.1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47-48
  • 4.3.2 中间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48-49
  • 4.3.3 初始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49-50
  • 4.3.4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的影响路径分析50-53
  • 5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的政策回应53-62
  • 5.1 完善现有住房政策体系53-57
  • 5.1.1 政策制定原则53-54
  • 5.1.2 主要政策措施54-57
  • 5.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保障能力57-58
  • 5.2.1 增加新生代农民工保障途径57-58
  • 5.2.2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和教育58
  • 5.3 改善配套措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需求58-62
  • 5.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58-59
  • 5.3.2 规范并完善住房租赁市场59-60
  • 5.3.3 鼓励用人单位参与住房保障60
  • 5.3.4 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60-62
  • 6 结论与展望62-64
  • 6.1 结论62-63
  • 6.2 不足与展望63-64
  • 6.2.1 论文不足63
  • 6.2.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67-69
  • 个人简历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陆海华;;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1期

5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7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8 盛昕;;直面新生代农民工[J];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06期

9 徐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心理状况的社会性归因分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10 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北方经济;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肖红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7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57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d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