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23:07

  本文关键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国债收益率曲线 神经网络


【摘要】:国债收益率曲线描述的是国债的收益率和剩余期限之间的关系。国债以国家信用做担保,违约风险极小。国债收益率一般可以视为无风险利率。国债收益率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作为市场基准利率,为很多金融产品的定价;国债收益率同宏观经济关系密切,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国债收益率可以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收益,管控风险,所以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找出最优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拟合出高质量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原因。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利率期限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模型,指出了一些常用利率模型基于国外市场经验得出,未必适合我国国债市场这一问题。然后,采集上海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国债交易数据。接着分别用非线性回归模型、NS模型、BP网络模型、RBF网络模型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最后,分别从曲线形态、标准误差和拟合优度三个方面,去评价拟合效果,甄选出最优的模型。针对拟合出的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分析曲线特征,解释特征形成原因。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统计分析上海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国债交易数据,发现市场上国债剩余期限分布不均,中期债券多,短期和长期债券较少:存在国债连续多日无交易发生等问题,国债市场流动性较差。(2)BP单层和双层神经网络,对于国债收益率曲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适合用于我国国债市场。其中,单层网络的最优结构包含2个神经元,双层网络结构的最优结构分别包含3、5个神经元。(3)从静态角度看,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上倾、斜率递减两大特征。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债券流动性小于短期债券;二是我国经济增速下滑,投资者对我国市场预期较低。(4)从动态角度看,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货币政策。其中,国债收益率同宏观经济密切关联,同GDP、CPI指数正相关;国债收益率受到投资者资金面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货币政策对收益的冲击明显,国债收益率伴随2015年五次央行降低存款基准利率而下降。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从两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增发国债品种,实行定期发行国债的政策;第二,发展国债衍生品市场和市商制度,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方法创新。本文采用多种结构的神经网络拟合国债的即期利率曲线,对比拟合效果,最终确定了BP网络和RBF的最优网络结构;第二,采用最新数据。本文关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实证研究,都是基于2015年国债市场的最新数据,因此,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时效性。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国债收益率曲线 神经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5
  • 1.1 背景及意义12-13
  • 1.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13
  • 1.3 主要结论13-14
  • 1.4 创新及不足14-15
  • 第2章 研究综述15-21
  • 2.1 传统理论15-17
  • 2.1.1 预期理论15-16
  • 2.1.2 流动性理论16-17
  • 2.1.3 市场分割理论17
  • 2.2 现代理论17-20
  • 2.2.1 静态模型17-19
  • 2.2.2 动态模型19-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我国国债市场现状21-24
  • 3.1 国债市场现状及问题21-22
  • 3.1.1 短期、长期国债发行频率不高21-22
  • 3.1.2 市场分割、流动性差22
  • 3.1.3 缺少国债衍生品22
  • 3.1.4 投资者不够多元化、国际化程度不高22
  • 3.2 国债收益率曲线构建情况22-24
  • 第4章 国债收益率曲线实证分析24-47
  • 4.1 债券数据采集分析24-30
  • 4.1.1 债券数据处理24-29
  • 4.1.2 计算国债即期利率29-30
  • 4.2 非线性回归模型30-32
  • 4.2.1 构建模型30-31
  • 4.2.2 实证结果31-32
  • 4.3 Nelson-Siegel模型32-34
  • 4.3.1 构建NS模型32-33
  • 4.3.2 NS扩展模型33
  • 4.3.3 实证结果33-34
  • 4.4 BP神经网络模型34-41
  • 4.4.1 单隐藏层BP网络模型36-39
  • 4.4.2 双隐藏层BP网络模型39-41
  • 4.5 RBF神经网路模型41-45
  • 4.5.1 RBF网络结构41-42
  • 4.5.2 RBF网络实证分析42-45
  • 4.6 各模型比较分析45-46
  • 4.7 本章小结46-47
  • 第5章 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原因47-54
  • 5.1 收益率曲线形态特征47-49
  • 5.1.1 曲线“上扬”趋势分析47-48
  • 5.1.2 曲线斜率“渐缓”趋势分析48-49
  • 5.1.3 两市场曲线特征对比49
  • 5.2 收益率曲线影响因素49-53
  • 5.2.1 宏观经济50-51
  • 5.2.2 市场投资者51-52
  • 5.2.3 货币政策52-53
  • 5.3 本章小结53-54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54-57
  • 6.1 研究结论54
  • 6.2 相关建议54-56
  • 6.2.1 丰富国债体系55
  • 6.2.2 增加市场流动性55-56
  • 6.3 论文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70


本文编号:827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827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