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基于收益法的海外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7:23

  本文关键词:基于收益法的海外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外并购 企业价值评估 收益法 改进的三因素模型 投资规模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资本市场愈发活跃,伴随着IPO即将重启,股权分置改革等利好因素,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金额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出国并购的浪潮也不断兴起,未来对外并购也会成为一种常态,对于海外标的资产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估,在转让交易定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海外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因素进行相关改进,使收益法可以结合标的资产当地市场的特点进行评估,能够使以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对被评估标的价值的评估更加快速、贴切实际。本文首先对我国并购及海外并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进行介绍以及为何选择收益法来对海外并购标的资产进行评估。接着在对收益法中的关键因素折现率进行介绍后,提出了基于对原有三因素模型beta值进行改进的优化模型。本文考虑到海外并购标的大多是未上市且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其市值较难估计和量化比较,故选择了投资规模这一因素进行替代传统的账面市值比因素。通过美国这一海外市场从1963年到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分析,证明改进后的三因素模型,结合美国市场规模,增加投资规模这一要素后,对于估计折现率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拟合优度更高。最后,通过一起最新上市公司并购美国标的企业的案例进行改进三因素模型应用。证明在其他要素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实用改进后的三因素模型比利用CAPM模型为基础计算股权折现率的企业价值大约增值9%,并更接近用市场法验证区间的中间值。根据上述实证与案例分析,对收益法参数在海外标的企业价值评估,提出多方量化beta值等改进意见。
【关键词】:海外并购 企业价值评估 收益法 改进的三因素模型 投资规模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275;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9
  • 1.1 研究现实背景及意义9-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3-17
  • 1.2.1 并购重组的国内外研究13-14
  • 1.2.2 国内外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14-16
  • 1.2.3 国内外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16-17
  • 1.2.4 小结17
  • 1.3 研究方法17-18
  • 1.4 研究的创新点18-19
  • 2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19-27
  • 2.1 并购重组概念界定19-20
  •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20-21
  • 2.3 上市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21-25
  • 2.3.1 资产基础法和市场法21-22
  • 2.3.2 收益法22-25
  • 2.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及收益法选择25-27
  • 3 收益法中影响并购重组企业(美国)评估价值因素—折现率27-37
  • 3.1 数据选取及剔除27-28
  • 3.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实证检验28-31
  • 3.2.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素构造28-29
  • 3.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eta值实证结果分析29-31
  • 3.3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实证检验31-34
  • 3.3.1 市场组合的超额收益率31
  • 3.3.2 SMB规模风险因素31-32
  • 3.3.3 HML账面市值比32
  • 3.3.4 FF三因素模型beta值的实证分析32-34
  • 3.4 结合投资决策因素的改进三因素模型分析34-37
  • 3.4.1 投资规模因素构造35
  • 3.4.2 改进后三因素模型实证分析35-37
  • 4 案例分析37-46
  • 4.1 并购案例背景简介37-38
  • 4.2 并购案例现状分析38
  • 4.3 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38-46
  • 4.3.1 实体现金流量模型下折现率的计算40-44
  • 4.3.2 实体现金流量模型下的企业价值44
  • 4.3.3 市场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44-46
  • 5 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重组收益法改进建议46-49
  • 5.1 多方量化beta值估计46-47
  • 5.1.1 量化测算公司规模46
  • 5.1.2 量化账面市值比及投资规模46-47
  • 5.1.3 考虑行业收益率影响47
  • 5.2 考虑海外并购具体风险因素47
  • 5.3 提高评估人员专业水平47-49
  • 6 结论及展望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附录:实证数据56-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飞;对一个技术型资产收益法评估算式的质疑[J];科研管理;2000年01期

2 李敏;潘向阳;;收益法评估三大参数确定的实证研究[J];上海国资;2002年06期

3 张驰;;收益法的理论依据与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06年24期

4 张天娇;王蓉辉;;收益法相关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3期

5 刘元兵;刘春晖;;品牌资产收益法评估模型参数的取值探讨[J];商业会计;2010年20期

6 丰雷 ,齐畅年;用“收益法”鉴定的实践[J];中国商检;1994年07期

7 黄喻R,

本文编号:882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882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