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P2P网贷平台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9:03

  本文关键词:P2P网贷平台风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 风险 控制 监管 健全 小马BANK


【摘要】:随着我国P2P互联网借贷平台数量的快速增加,网贷平台的数量及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其为解决我国小微企业、个体商户、个人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由于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失,以及行业自律程度不高等因素,导致近期P2P互联网借贷平台的风险事件频发,问题平台数量明显增加。由此,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问题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研究如何控制P2P网贷平台风险为视角,在分析国内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及风险表现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网贷平台运营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包商银行旗下的小马BANK的运行实际情况进行了举例研究。研究认为,当前国内运营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是问题平台的数量明显增加;二是借款的集中度比较高;三是平台的资金杠杆率保持高位;四是平台借款利率偏高;五是平台存在资金挪用风险;六是平台存在流动性风险;七是平台资产质量偏低风险;八是存在信息科技风险。同时,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上述风险产生的相关原因,包括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平台风控能力弱、社会信用状况不佳等。针对这些存在风险,本文认为应从明确监管主体、建立健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和平台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并采取相关建议与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P2P互联网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 风险 控制 监管 健全 小马BANK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简要评述13-14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4-15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内容14-15
  • 第二章 P2P网贷平台风险现状分析15-26
  • 2.1 平台频发诈骗跑路现象15-17
  • 2.1.1 近年来诈骗跑路平台数量激增15-16
  • 2.1.2 平台暴露问题形式多样化16-17
  • 2.2 借款集中度较高17-19
  • 2.2.1 平台借款普遍存在垒大户情况17-18
  • 2.2.2 平台借款单户金额高18-19
  • 2.3 平台资金担保设置风险高19-20
  • 2.3.1 平台的资金杠杆率较高19-20
  • 2.3.2 平台的有效担保不足20
  • 2.4 平台借款利率偏高20-21
  • 2.4.1 近年来行业平均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20-21
  • 2.4.2 利率水平偏高的状况21
  • 2.5 资金被挪用风险21-23
  • 2.5.1 平台挪用资金的风险22
  • 2.5.2 借款人挪用资金的风险22-23
  • 2.6 平台存在流动性风险23-24
  • 2.6.1 保本付息承诺的原因23
  • 2.6.2 “拆标”垫付的原因23-24
  • 2.7 平台资产质量偏低风险24-26
  • 2.7.1 平台平均违约率高达12%24
  • 2.7.2 资产质量偏低的原因24-26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主要成因分析26-35
  • 3.1 法律不完善26-28
  • 3.1.1 P2P网贷平台法律地位不明确26-27
  • 3.1.2 平台非法集资等活动缺乏法律规范27-28
  • 3.1.3 平台洗钱行为尚未有法律约束28
  • 3.2 监管不到位28-30
  • 3.2.1 缺乏完善的监管统计指标体系29
  • 3.2.2 缺乏合理的监管信息披露机制29
  • 3.2.3 缺乏明确的征信监管主体29-30
  • 3.3 平台风险控制能力弱30-32
  • 3.3.1 缺乏专业风险控制组织机构30
  • 3.3.2 平台对操作风险的防范不足30-32
  • 3.3.3 平台应对网络风险能力较低32
  • 3.4 行业整体信用环境不佳32-35
  • 3.4.1 平台的信用状况不高32-33
  • 3.4.2 借款人信用水平较低33-35
  •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建议35-43
  • 4.1 完善法律法规35-36
  • 4.1.1 法律层面明确网贷平台的身份35-36
  • 4.1.2 完善配套相关法律法规36
  • 4.2 建立完善P2P行业的监管机制36-38
  • 4.2.1 明确监管主体36-37
  • 4.2.2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37-38
  • 4.3 加强平台自身建设38-40
  • 4.3.1 设立专业风险控制组织机构38
  • 4.3.2 加强内控管理38-39
  • 4.3.3 加大科技技术投入39-40
  • 4.4 强化行业自律40-41
  • 4.4.1 制定行业操作标准40
  • 4.4.2 加大行业内客户征信信息共享40-41
  • 4.5 落实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41-42
  • 4.5.1 建立清结算分离机制41
  • 4.5.2 执行资金第三方托管41-42
  • 4.6 设立统一准入门槛42-43
  • 4.6.1 建立平台业务准入标准42
  • 4.6.2 建立平台技术准入标准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浩;;精准广告 再造P2P时代网络盈利新模式[J];中国广告;2006年10期

2 叶青;;P2P商业模式发展道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3期

3 解亚萍;;P2P的大规模在线游戏结构设计[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罗东;;小额信贷“P2P”[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年12期

5 倪月娟;;我国P2P小额网络信贷研究[J];现代商业;2013年27期

6 魏李良;;P2P网络信贷行业的规范发展[J];北方经济;2013年13期

7 ;P2P无线东京大登陆[J];网际商务;2001年07期

8 田东升;;P2P网络信贷危机四伏[J];新产经;2013年02期

9 张志强;;当前我国P2P信贷现状及发展对策[J];华北金融;2013年07期

10 樊融杰;;P2P入侵外汇交易[J];英才;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向阳;吴晓峰;;P2P网络中证书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蔡瑞媛;温小霓;;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靖;邓倩妮;;Segment Storage System:基于P2P的网络存储服务(英文)[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李红玉;覃海生;;P2P资源搜索算法概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晓玲;钟诚;李智;李锦;张尊国;;基于反馈选择的P2P网络搜索算法[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汤克明;王创伟;陈];;P2P模拟器的比较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伟;戴跃发;石东海;;P2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游寰臻;传统银行竞相涉水P2P网贷 野蛮疯长亟需监管跟进[N];通信信息报;2013年

2 记者 朱雪利;大鳄和小鱼共存的P2P[N];杭州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任晓;“国家队”P2P网贷评价体系发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曾颂;广州立根再贷款公司酝酿P2P 拓宽小贷再融资渠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新新贷副总裁 陈志飞;P2P网贷应尊重金融逻辑[N];农村金融时报;2013年

6 记者 高谈;P2P投资者连踩四雷 200多万被套[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敏捷;银行涉水网贷 P2P迎来“正规军”[N];海峡财经导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润珠;多家银行摩拳擦掌筹备P2P[N];民营经济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松壑;P2P网贷陷“链式危机” 投资者维权进退迷茫[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新金融记者 袁诚 实习生 张梦龙;P2P“非法集资”第一案追踪[N];新金融观察;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然;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信息识别与行为偏差[D];清华大学;2014年

2 刘绘;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姗姗;基于P2P的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张冶江;主动P2P蠕虫的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曹旭斌;P2P在线借贷平台社会资本测量及作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杨磊;针对P2P节点不合作行为的信任与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卫东;单源P2P组播的系统安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孝男;移动P2P网络中基于方向搜索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向辉;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辽宁大学;2015年

2 颜宝成;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冯泽敏;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李季;P2P网络借贷中第三方信任对借款成功率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艾丽淑;国内P2P网络借贷逾期率影响因素研究与社区网络构建建议[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珂;论互联网金融P2P借贷的法律监管[D];长安大学;2015年

7 庄维强;P2P网贷金融的运行模型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8 宋瑞龙;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分析[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9 陈鑫;P2P借贷模式与风险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徐雯雯;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问题探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19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919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