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债贷组合”产品及其信用风险定价实证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9:18

  本文关键词:“债贷组合”产品及其信用风险定价实证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债贷组合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定价 KMV模型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广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而发展又离不开资金。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持方,除了继续优化在贷款方面给予的支持,也在考虑是否有其他方式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近几年债券市场迅速发展,13年发行了第一只具有创新意义的“债贷组合”试点债券,目前该类债券发展势头良好,均是由国开行总体调控并由其子公司国开证券主承。由于“债贷组合”产品是一种有助企业发展并促进民生的融资方式,一些商业银行目前也在考虑对其中小企业客户开发此类产品,而对于产品的定价自然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债贷组合”由债和贷两部分组成,分开定价。债的定价利差需考虑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发行时机等其他因素,一般通过市场询价决定,而贷的定价由银行在考虑收益和成本的情况下给定。“债贷组合”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定价并不简单是债和贷两者分别定价,而是由银行作为综合融资协调人,在定价时帮助企业节约一定融资成本,同时也给银行带来利润的增长。由于信用风险无论对于债还是贷的定价,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故本文主要对于信用风险部分的定价做了实证研究,而对于其他风险的定价仅简单做了理论和模型的综述。定价模型采用了针对信用风险的KMV模型,通过小企业的信息估计出其预期违约率EDF,从而对信用风险部分进行定价。此种定价方法对于债和贷中的信用风险部分是通用的。实证数据部分来自Wind,其他采用了苏中地区某商业银行小企业贷客户的部分信息。本文的研究结果认为,用KMV模型对于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定价仍存在一定的不精确之处,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商业银行需进一步精细化定价模式,并从着眼于“产品”的经营模式转向着眼于“客户”,根据客户的特征和需求提供相适应的细化产品与服务,对“债贷组合”产品采取客户贡献度角度的定价方式。同时,本文对信贷人员以及债券发行人员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考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出了说明,并对于目前商业银行想要发行“债贷组合”产品需要进行的改进提出了一点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债贷组合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定价 KMV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引言11-1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3-14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14-15
  • 第二章 “债贷组合”产品风险定价理论基础15-27
  • 2.1 信用风险15-20
  • 2.1.1 信用风险相关研究15-16
  • 2.1.2 信用风险定价模型16-20
  • 2.2 利率风险20-24
  • 2.2.1 利率风险相关研究20-21
  • 2.2.2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21-24
  • 2.3 流动性风险24-26
  • 2.3.1 流动性风险定义及研究发端25
  • 2.3.2 流动性风险对债券定价影响的相关研究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债贷组合”产品模式及定价27-31
  • 3.1 “债贷组合”产品简介27
  • 3.2 “债贷组合”产品定价27-28
  • 3.2.1 产品定价目标27-28
  • 3.2.2 产品定价方法28
  • 3.3 “债贷组合”产品优势28-30
  • 3.3.1 节约成本保证收益29
  • 3.3.2 客户关系维护29-30
  • 3.4 “债贷组合”风险管理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债贷”产品信用风险定价需要注意的因素31-35
  • 4.1 企业基本情况31
  • 4.2 企业经营情况31-32
  • 4.2.1 所属行业及经营范围31
  • 4.2.2 企业的上下游情况31
  • 4.2.3 发展方向及以往业绩31-32
  • 4.2.4 重大事件及政策影响32
  • 4.3 企业财务情况32-34
  • 4.3.1 资产负债表32-33
  • 4.3.2 利润表33
  • 4.3.3 现金流量表33-34
  • 4.4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债贷组合”产品风险定价建模及实证35-44
  • 5.1 实证基本思路35-36
  • 5.2 KMV模型理论基础及介绍36-37
  • 5.2.1 KMV模型的基本思想36-37
  • 5.2.2 KMV模型满足的假设条件37
  • 5.2.3 KMV模型优缺点37
  • 5.3 KMV模型推导步骤37-39
  • 5.3.1 负债企业资产价值及波动率的估计37-38
  • 5.3.2 违约点DP及违约距离DD的计算38
  • 5.3.3 预期违约率EDF的估算38-39
  • 5.4 本文的研究方法39
  • 5.5 KMV模型有效性检验39-40
  • 5.6 数据的处理及实证部分40-43
  • 5.6.1 研究对象40
  • 5.6.2 数据的选取40
  • 5.6.3 模型求解40-42
  • 5.6.4 实证结果与不足42-43
  • 5.7 本章小结43-44
  • 第六章 “债贷组合”产品定价对商业银行的启发44-49
  • 6.1 部分银行风控内评现状44-45
  • 6.1.1 信贷审批流程44
  • 6.1.2 内评系统简介44
  • 6.1.3 内评系统缺陷44-45
  • 6.2 信贷管理内评改进45
  • 6.3 建议45-48
  • 6.3.1 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的注意事项45-46
  • 6.3.2 改革信贷流程进行风险管控46
  • 6.3.3 管理经济资本46-47
  • 6.3.4 优化内评机制47
  • 6.3.5 准确的定价机制47
  • 6.3.6 建立量化的有效的压力测试机制47
  • 6.3.7 将银行的“产品”视角转向“客户”视角47-48
  • 6.4 本章小结48-4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49-51
  • 7.1 结论49
  • 7.2 不足与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7
  • 附录57-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宏;李国平;林晚发;王园;;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定价模型评析与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15年08期

2 史兹国;牟星;方先明;;基于风险的债券定价评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周宏;林晚发;李国平;王海妹;;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基于2008-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J];会计研究;2012年12期

4 高强;邹恒甫;;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5 涂永红,李向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策略综合模型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6 李丙泉;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J];济南金融;2002年09期

7 张有义;美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制度[J];新金融;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931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931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8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