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4:31
本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关系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日益严重,我国的宏观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应当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呢?在《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提出了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事实上,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将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而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体,是我国企业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探讨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融资来源,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研究问题”,即“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然后阐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在研究意义方面,从理论上,本文探讨了不同的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了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融资结构,从而丰富了产业组织理论以及企业创新的融资理论;从现实上,本文通过研究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可以了解其研发创新投入的融资偏好,以便相关部门为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设计更合适的融资制度和政策,促进其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等。在创新性方面,本文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目前国内关于企业创新投入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主板上市公司,而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1)研发创新项目可能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在无约束的状况下企业不愿披露相关研发创新投入情况,以免泄露商业秘密。(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对其研发创新支出的披露较少。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于2013年1月16日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从此,中小企业可以在这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融资,其财务信息披露亦更加完善。本文基于新三板中小企业的研发支出相关数据首创性地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展开了研究,为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融资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为全面地探讨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本文创造性地将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在场外市场(新三板市场)和场内市场(创业板市场)的融资结构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揭示了中小企业在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资本市场下融资结构的变化。第三,本文将融资结构分为了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进一步将外源融资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同时引入了政府补助作为一种特殊的外源融资渠道,从多个层面阐述了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接下来,本文将选题的研究基础分为了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相关概念方面,本文分别对新三板、创业板、创新和融资结构的理论含义和范围进行了分析。在相关理论方面,本文一方面从新熊彼特学派,新古典学派,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和制度创新学派四个学派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另一方面从MM理论,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代理理论等角度梳理了企业融资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方面,本文从企业创新投入和经济增长,企业创新投入和内外源融资结构,企业创新投入和股债权融资结构,企业创新投入和政府补助四个层次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然后,本文从研究假设、样本及数据筛选和研究模型三方面开始“分析研究问题”。在研究假设方面,本文通过对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假设一,相比于外源融资,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从内源融资中获取支持更多;假设二,相比于债权融资,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从股权融资中获取支持更多;假设三,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在样本及数据筛选方面,本文选取了新三板挂牌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中小企业的样本,同时以其2013年至2014年的研发支出数据作为衡量创新投入的标准。在研究模型方面,本文通过数理建模的方式,建立了关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外源融资结构模型”和“股债权融资结构模型”,同时对其中的模型变量(创新投入,企业规模,财务杠杆,产品竞争力,产品需求,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政府补助)进行了设定和说明。继而,本文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即“解决研究问题”。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融资情况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整体从外源融资中获取资金较多,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从内源融资获取资金较多。第二部分,基于新三板市场,本文分别从内外源融资,股债权融资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基于创业板市场,本文分别从内外源融资,股债权融资,政府补助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基于新三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本文对比分析了其挂牌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最后,本文得出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均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融资结构会发生变化。对于新三板市场的挂牌公司,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较多地从外源融资中获取支持,较少地从内源融资获取支持;对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较多地从内源融资中获取支持,较少地从外源融资中获取支持。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决策的角度去分析,新三板市场的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较前阶段,内部现金流非常有限或者不太稳定,而研发创新投入需要大量的稳定资金支持。由于新三板市场的存在,在挂牌前,中小企业可以获得天使投资基金或者私募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的风险资本;在挂牌后,其还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债券发行等方式的获得外源融资。故新三板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投入会较为依赖于外源融资。而创业板市场的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是高科技的成长型企业,资金原始积累的速度较快,大多数都已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中期或后期,内部现金流较为稳定。因为研发创新项目的特性,外部投资者大多要求较高的资金成本,此时,在内部现金流稳定的前提下,创业板的中小企业会优先选择内源融资。第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来自股权融资部分的影响显著,来自债权融资部分的影响不明显。由于企业进行创新投入是一项高风险,收益不确定的投资行为,股权投资者更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溢价,故股权融资较多。同时由于创新投入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特性,企业和外界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创新成果又往往是无形资产,难以进行抵押。故银行,信托等金融中介对此类创新投入项目的兴趣不高,故债权融资效果不明显。第三,政府补助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存在正外部性。为了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对于进行研发创新的中小企业给予补助,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创新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支持企业的创新投入。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建议:第一,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较前阶段的中小企业由于内部现金流有限或不稳定,更多地希望从外源融资中获取资金支持其创新投入。目前,新三板市场为其提供了一定的融资来源,希望有关部门继续支持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同时完善相关交易制度,比如:交易分层制度等,以进一步地支持该类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在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中,很大部分是来源于股权融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建议有关部门鼓励并完善股权投资机构(比如: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的设立和相关运营机制,以促使其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本文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分析得出了政府补助有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建议有关部门完善企业创新投入的资助办法,按照一定标准筛选出对我国经济有重要推动力且具有一定研发水平的优秀企业,对其实施政府补助,以使其加大自身研发创新投入,促使新技术,新科技的产生,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总的来说,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创性地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的关系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对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融资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创新投入 融资结构 新三板 创业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F276.3
【目录】:
- 摘要4-9
- Abstract9-17
- 1. 绪论17-24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7-18
- 1.2 研究意义18-20
- 1.2.1 理论意义18-19
- 1.2.2 现实意义19-20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构安排20-22
- 1.3.1 研究方法20-21
- 1.3.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21-22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22-24
-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24-40
- 2.1 相关概念分析24-27
- 2.1.1 新三板24-25
- 2.1.2 创业板25-26
- 2.1.3 创新26-27
- 2.1.4 融资结构27
- 2.2 相关理论回顾27-33
- 2.2.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27-29
- 2.2.2 企业融资相关理论29-33
- 2.3 文献综述33-40
- 2.3.1 企业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34-35
- 2.3.2 企业创新投入与内外源融资结构35-37
- 2.3.3 企业创新投入与股债权融资结构37-38
- 2.3.4 企业创新投入与政府补助38-40
- 3. 研究假设、数据处理及研究模型40-49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40-42
- 3.1.1 理论分析和假设一40-41
- 3.1.2 理论分析和假设二41
- 3.1.3 理论分析和假设三41-42
- 3.2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和处理42-44
- 3.2.1 样本选取42
- 3.2.2 数据来源42-43
- 3.2.3 数据选取和处理43-44
- 3.3 研究模型及变量设定44-49
- 3.3.1 研究模型44
- 3.3.2 被解释变量44-45
- 3.3.3 解释变量45-46
- 3.3.4 控制变量46-49
- 4. 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49-63
- 4.1 描述性统计49-52
- 4.1.1 新三板挂牌公司描述性统计49-50
- 4.1.2 创业板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50-52
- 4.1.3 中小企业对比性描述性统计:新三板VS创业板52
- 4.2 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关系:基于新三板市场52-56
- 4.2.1 企业创新投入和内外源融资52-54
- 4.2.2 企业创新投入和股债权融资54-55
- 4.2.3 稳健性检验55-56
- 4.3 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关系:基于创业板市场56-60
- 4.3.1 企业创新投入和内外源融资56-57
- 4.3.2 企业创新投入和股债权融资57-58
- 4.3.3 企业创新投入和政府补助58
- 4.3.4 稳健性检验58-60
- 4.4 企业创新投入和融资结构关系:新三板VS创业板60-63
- 4.4.1 内外源融资结构的比较60-61
- 4.4.2 股债权融资结构的比较61-63
-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63-66
- 5.1 研究结论63-64
- 5.2 政策建议64-65
- 5.3 研究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0
- 后记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汇东;唐跃军;左晶晶;;用自己的钱还是用别人的钱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创新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2 唐清泉;巫岑;;银行业结构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J];金融研究;201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玉娟;知识溢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勤峰;金融危机下融资约束对中小板上市公司R&D投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3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04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