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贝叶斯网络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企业中唯一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资源,企业的价值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所以,企业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处于战略地位。然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对企业的声誉、资产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也难以估计。所以,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并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给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案。第二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和贝叶斯网络的研究现状,接着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贝叶斯网络和AHP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利用AHP法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指标进行筛选,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因果关系建立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最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国药集团Q市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并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规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贝叶斯网络能够以图论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反映出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能够综合先验知识进行网络推理,具有图形化建模、变量节点关系清晰的特征,所以本文利用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研究,构造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中主观因素居多、缺少定量分析等方面的问题,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贝叶斯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方案13-16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技术路线14-16
- 2 研究综述16-21
- 2.1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研究综述16-18
- 2.1.1 国外研究综述16
- 2.1.2 国内研究综述16-18
- 2.2 贝叶斯网络的研究综述18-20
- 2.2.1 国外研究综述18-19
- 2.2.2 国内研究综述19-20
- 2.3 研究综述简析20-21
- 3 理论基础21-34
- 3.1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21-27
- 3.1.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1-22
- 3.1.2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22-27
- 3.2 贝叶斯网络的相关理论27-30
- 3.2.1 贝叶斯网络方法原理27-28
- 3.2.2 贝叶斯网络建模的流程28-30
- 3.3 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30-34
- 3.3.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30
- 3.3.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30-34
- 4 贝叶斯网络下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模型34-52
- 4.1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34-36
- 4.1.1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34-35
- 4.1.2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35-36
- 4.2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6-44
- 4.2.1 确定初始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36-37
- 4.2.2 利用AHP方法筛选评价指标37-44
- 4.2.3 风险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和分级量化44
- 4.3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络44-52
- 4.3.1 基于因果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44-48
- 4.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48-52
- 5 国药集团Q市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52-62
- 5.1 公司概况52-53
- 5.1.1 公司简介52-53
- 5.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况53
- 5.2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53-60
- 5.2.1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发生概率的计算53-58
- 5.2.2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价58-60
- 5.3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60-62
- 6 总结与展望62-65
- 6.1 论文的创新点62
- 6.2 论文的局限性62-63
- 6.3 工作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74
- 附录一: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调查问卷68-71
- 附录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表71-74
- 致谢7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洪波;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0年03期
2 马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年12期
3 蒋利亚,万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4 吴奕湖,侯先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2期
5 贾晓文,邱江;漫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常亚平,李军;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0年10期
7 赵安娜;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迎接“入世”挑战[J];中国金融;2000年02期
8 熊建如;网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J];北京工商管理;2000年09期
9 张国维;得人心者得天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J];管理科学文摘;2000年02期
10 张素琴;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春勇;潘妍;;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董爱民;;加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员工培训”为例[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赵丽萍;;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红华;孟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冯玉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谭志秀;;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重使命[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李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热中要冷[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胡文进;举步维艰,,人力资源管理在民企发展中的现状[N];机电商报;2005年
4 靳朝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杨颖辉;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静;人力资源管理大讲堂开讲[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包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趋热[N];深圳商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张文强;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姚成毅;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N];现代物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滨;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姚世华;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甘肃兴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剑;人力资源管理权威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琪;中油吉林化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吕文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敏;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胜;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甄选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郭琳;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1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06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