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规制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影响:来自高耗能企业的微观证据
本文关键词:强规制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影响:来自高耗能企业的微观证据 出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节能减排规制 生产性技术进步 政策波动性 倍差法 倾向得分匹配
【摘要】:"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然而其整体具有"双重红利"的证据不足。"政策波动性"和"政策机制设计"是可能造成政策对产业经济促进效果不显著的两个原因。为了消除政策波动性的影响,文章考察了2006~2008年节能减排规制较为严格时期内受规制企业的经济变化。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10249家高耗能企业名单,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相结合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文章发现节能减排政策整体上提高耗能企业的工业总产值11.2%和股本回报率17.1%,但企业劳动力水平和出口额分别降低了5.2%和4%。文章利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表明,在政策波动性较小的前提下,节能减排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性技术进步。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环境规制政策对京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JGC111)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YJC790119)
【分类号】:X322;F27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在2020年比2005年下降50%左右;而201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河北省在2017年前压缩产能6000万吨,占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节能减排 责任与竞争力论坛”在京召开[J];节能与环保;2007年04期
2 王择;;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J];节能;2007年05期
3 ;八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年02期
4 邹晶;;节能减排:压力与动力同在[J];世界环境;2007年03期
5 马瑞;;以行动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J];环境保护;2007年12期
6 ;我国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J];中国橡胶;2007年14期
7 ;我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J];中国橡胶;2007年14期
8 王克群;;节能减排的意义及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阳斌;;切不可打着“节能减排”的幌子[J];中国有色金属;2007年08期
10 哲生;;煤炭工业“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确定[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祥左;;对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出台[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暨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世良;付登科;童颖;;农村节能减排势在必行[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王金芳;;关于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7 ;发改委:2012年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A];《电站信息》2012年第7期[C];2012年
8 寇刘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9 赵浩敏;;“硬约束”为节能减排护航[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汲传排;深挖潜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瑞杰;节能减排不可“孤军奋战”[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记者 王庆华;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全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N];赤峰日报;2007年
4 徐琦;节能减排决心目标和责任不变[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查玮;大型国企应做节能减排表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于平;吉林青年企业家投身节能减排[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转变发展思路 推进节能减排[N];长江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朝登;节能减排是刚性指标铁的纪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易家言;将节能减排培育成利润增长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柳祖林;节能减排,不能只是上边热[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静;节能减排视角下的中国工业增长动力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军;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张蓓佳;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9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飞;“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节能减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月;面向节能减排的车辆检测站网点布局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林双;成都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佳;采暖城市节能减排技术与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付振茹;“中央—地方”政府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行为的委托代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韩旭;淄博市临淄区工业节能减排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廖永涛;基于疏浚机具改良的疏浚船舶节能减排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刘畅;吉林省工业节能减排经济政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9 赖晓雯;基于节能减排的高污染产业转型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马信缘;油气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2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3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