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国有企业改革新进展与趋势观察

发布时间:2018-02-14 20:10

  本文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重点领域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出处:《改革》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与分类、中央企业的结构调整与重组、中央企业内部推进的业务资源结构调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进一步明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发挥国有企业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整体性研究工作,以面向未来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总体规划来统领和协调各领域各方面的相关改革;稳健务实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坚定向国资统一监管的方向改革,同时加大对企业放权、授权的力度;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和分类考核,实施精细化管理;激发企业家精神,构建信任企业家和激励企业家的有效体制机制;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和发现有效的改革路径。
[Abstract]: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reorganization of central enterprises, the restructuring of business resources promoted by the central enterprises, the reform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state-owned assets, the reform of mixed ownership, Some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n the next step,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 should further clarify the reform objectiv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research on the layout structure of the state-owned economy, guid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relevant reforms in all fields with the overall plan of the layout structure of the state-owned economy oriented to the future, steadily and pragmatical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state capital management system, To firmly reform the direction of unified supervision of state asse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increase the power and authorization of enterpris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lassification reform, classified supervision and classified assess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fine management; and to stimulate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We should build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to trust and motivate entrepreneurs, give more autonomy to local authorities, and encourage local governments to explore and discover effective reform path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改革;
【分类号】:F271;F2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振坤;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梅克保;观念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突破的关键[J];湖南经济;2000年01期

3 薛丁齐;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盛华仁;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5 张燕敏;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有人或机构对国有资产负责”[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6 周新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理论问题辨析(上)[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3期

7 陈清泰;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与途径[J];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05期

8 张建平,王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4期

9 莫臻;重在有进──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点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10 杨宇立;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机与限度[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叔莲;;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点滴回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施天睛;;培训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宋建林;刘岩;;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多维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4 刘淑琴;杨立志;;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轨迹和逻辑发展[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5 丁任重;;国有企业改革方式的转变[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6 张炳光;;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7 逄锦聚;彭军杰;;对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再认识[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8 刘淑琴;王运立;;调整思路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9 陈德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改革[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洪虎;;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克春 戴怒;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N];安徽日报;2006年

2 记者 高玉洁;攻坚克难 一企一策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区国有企业改革[N];西藏日报;2007年

3 记者 田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确保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N];西藏日报;2007年

4 记者 巴桑次仁;明确思路 落实政策 完善措施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N];西藏日报;2007年

5 陈红卫;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N];商洛日报;2007年

6 王桥;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7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李新太;国有企业改革价值取向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8 记者 傅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N];江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邓小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精心实施“光明·微笑”工程[N];抚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雷;省委书记苏荣来我市考察调研国有企业改革工作[N];九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希;国有企业改革与最优产权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于克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管理重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罗巧根;股权结构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李晓宏;基于内部环境优化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张舒;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余卫平;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分析与评价[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施少华;产权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冉;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爱玲;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分享权初论[D];贵州大学;2009年

3 杨皎洁;论西欧国有企业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羽;论国有企业改革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雷伟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回顾和问题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裴常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新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玮;并购基金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王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9 刘慧青;新时期国企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10 李倩;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优化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1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11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5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