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19:30

  本文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效率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获取新的知识、采用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通过新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了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政府部门往往通过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手段,变相加大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能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外部获取的技术都是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上,企业的技术竞争不仅仅要求企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内部研发投入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更要求企业能够整合内外部资源,持续获得创新动力,保持创新优势。随着政府和企业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不断加大,研究创新各个阶段的投入产出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类型的创新效率,进而验证转型背景下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等理论背景,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高技术产业的研究,探讨不同创新阶段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和SFA的方法,通过分析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同时将我国高技术产业按照不同行业类型和不同企业类型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然后根据效率分析的结果明确技术创新政策导向,最后围绕筛选后的政策导向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优化和完善我国现有技术创新政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分析:在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政府研发资金会对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存在部分"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助和企业研发在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中都能够积极促进技术创新效率。但是在相对成熟的电子制造等行业中,会对企业研发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2.从技术开发阶段的不同行业特性而言。由于行业创新特性和不同的行业背景带来的差异,导致政府补助在不同行业中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有所不同。其次,企业研发投入和金融机构贷款投入都能够提升全行业的创新效率。表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要不断重视自身创新投入,提高产出转化效率,并通过积极筹集金融机构的研发资金,用于自身的创新活动。第三,研发资本存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五大行业的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从技术转化阶段的不同路径而言。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改造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各有不同。首先,在技术获取模式选择的倾向性上,在整个高技术产业中用于技术改造的费用高于技术引和技术购买费用的支出。对内资企业而言,更加侧重购买国内技术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外资企业而言,更倾向于购买国外技术,而用于国内技术购买和技术改造费用相对较少;其次,不同的技术获取模式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同。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创新效率都有着正向的作用,而国内技术购买对创新效率有着负向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过程,技术改造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果还需要深入研究。4.从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而言。通过本文的实证结果,能够得到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首先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提升技术引进和技术购买的转化和吸收效率,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转化为自身的创新优势;此外,加大对专利、新产品等创新产出的保护力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降低行业知识泄露的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3.1;F27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03期

2 高良谋;马文甲;;开放式创新:内涵、框架与中国情境[J];管理世界;2014年06期

3 肖文;林高榜;;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年04期

4 肖仁桥;王宗军;钱丽;;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1期

5 赵志耘;杨朝峰;;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年01期

6 杨晓冬;武永祥;;我国东、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3期

7 赵惠芳;祝s,

本文编号:1516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16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