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0 05:10

  本文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获利 价值创造 独占性机制 互补性资产 出处:《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动态有效的创新获利策略将有助于创新价值占有和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的主要因素包括独占性机制、互补性资产、网络外部性及主导设计、动态能力和相关公共政策.上述因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生产、规模化以及专业化4个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创新企业应该根据产业所处生命周期动态选择创新获利策略.制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不仅要考虑自主创新能力,也要考虑创新获利能力.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fe cycle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key factor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novation profit. The study finds tha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s in the process of value creation. Dynamic and effective innovation profit strategy will help to occupy innovation value and catch u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innovation profi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clude exclusive mechanism, complementary assets, network externality and dominant design.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related public policies. These factors 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the four stages of R & D, production, scale and specializ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nov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choose innovation profit strategy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the life cycle of industry, and make the supporting polic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consider not only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but also the innovation profit abilit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强度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链的定价机制研究”(7127309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公益创投的契约机制及生态构建研究”(15BGL16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产业链的太阳能发电政策研究”(11YJA790068)
【分类号】:F27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志阳;;从自主创新到创新获利[J];学术月刊;2014年04期

2 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年05期

3 王雎;;试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12期

4 李海舰,原磊;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6期

5 谢伟;如何从创新中获利[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阳;孔令丞;梁玲;;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影响因素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01期

2 斗维红;付钰;邢甜甜;杨静;;基于网络与PFI理论的企业绿色创新前因后果研究——以金山环保为例[J];理论观察;2016年12期

3 张敬文;李晓园;徐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生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11期

4 李鸿磊;柳谊生;;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及价值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16年09期

5 曲娣;;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领域价值转移路径及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年08期

6 何俊岑;银路;王敏;;互联网时代互补性资产对创新获利的影响机理[J];技术经济;2016年07期

7 周华;李飞飞;赵轩;李品芳;;非等间距产业上游度及贸易上游度测算方法的设计及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06期

8 邓智团;;网络权变、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上海传统产业的创新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05期

9 白让让;;纵向结构与投入品竞价合谋的悖论分析——日资配件企业“垄断协议”案的若干思考[J];财经研究;2016年05期

10 罗玉茹;姚绚文;徐晓蕾;;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瑞博;刘志阳;刘芸;;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基于比亚迪、联发科、华为、振华重工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J];管理世界;2011年07期

2 孙福全;张换兆;董书礼;;龙芯:坚持走以我为主的开放式创新之路[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3 刘志阳;施祖留;;创业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治理结构动态演进模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6期

4 谭劲松;薛红志;;主导设计形成机理及其战略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07期

5 谢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6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7 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8 裴小革;论劳动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杨静文;企业集群发育形成过程中的创业机制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4年05期

10 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展鲜花茶前景看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2期

2 高天;铝轮廈正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J];铝加工;2004年05期

3 周良洛;;以新兴产业来激发地区创造活力[J];前线;2006年12期

4 ;新兴产业发展也要严防“过剩”[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8期

5 ;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之魂[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09期

6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7 ;领导、专家“把脉”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5期

8 潘利;;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选准突破口[J];广东经济;2010年06期

9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新湘评论;2010年11期

10 ;连云港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J];江苏建材;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浙;;加快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影;贝绍军;赵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3 赵瑾璐;李梓伊;;北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刃刚;;河北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意义、条件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春东;张露露;;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延年;;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小波;;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思考[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学仁;范益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娟;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N];大庆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3 童海华;期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花新年绽放[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时飞;新兴产业撬动新增长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王晓明;刘峰:新兴产业是否过剩,资本会自行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郑英;市政协举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政情交流会[N];江阴日报;2010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郭铁成;从新兴产业的规律出发制定有效政策[N];科技日报;2010年

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蔡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国际视野[N];南方日报;2010年

9 中山大学教授 王s,

本文编号:1518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18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