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 协同创新网络 装备制造企业 知识获取 创新能力 评价 出处:《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工业4.0”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台阶,处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装备制造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生存的问题,更是要在多方位的竞争中加快自己的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当前装备制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创新的需求,因而借助协同创新网络来获取自己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本文在探讨以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知识获取与创新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展开探讨及研究。通过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装备制造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假设,建立了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模型,并以结构方程的模型理论为支撑,运用AMOS20.0软件对其进行验证。针对模型的拟合结果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剔除掉不符合标准的指标,再对模型进行新一轮的验证直到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从而确立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随后在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实证研究。最后在京津冀地区的8个城市中选取了100家装备制造企业,运用已建立好的评价模型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等级分类,依据模型的评价结果,提出了增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4.0" and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n the complex network environm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more than just survival problem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ir own innovation and create their own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multi-faceted competition. The curr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ve limited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are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betwe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By reading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relevant assump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dex system model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s established, and supported by the model theory of structural equation, it is verified by AMOS20.0 software. The fitting result of the model and the related data analysis are analyzed. After eliminating the indexe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 standard, the model is verified for a new round until the ideal results are obtained, and then a relatively perfect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n, based on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heory, a relatively perfect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constructed and applied to empirical research. Finally, 100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selected from 8 citi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by using 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model,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3.1;F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新刚;郭树东;闫耀民;;美国圣地亚哥的创新集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2 王缉慈;;创新集群 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3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4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06期
5 姜金贵;梁静国;;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集群及其生命周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11期
6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7 吴瑞芹;张仁开;;上海发展创新集群的战略研究[J];经济前沿;2008年06期
8 张仁开;;培育创新集群 提升创新能级[J];安徽科技;2008年10期
9 滕堂伟;;关于创新集群问题的理论阐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王福涛;钟书华;;创新集群政策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王海源;谢洪明;余志良;蓝海林;;整合创新主体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解学梅;;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黄西川;刘国柱;;基于技术链与产业链交互效应的创新集群构建路径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欣;;哈尔滨市创新能力的成长与提升研究:副省级城市比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克群;;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朱孔来;孙小素;闫峰;;自主创新能力有关理论及其统计监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8 张玉明;;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张向阳;张长生;;广州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实证调研[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王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基本理论、实践选择与案例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 杨文利;创新集群 高新区事业发展的“二次创业”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记者 宋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江西日报;2007年
3 记者 关秋实;我市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集群[N];承德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李蕴棋;集合区域能量 昂起创新“龙头”[N];长春日报;2007年
5 杨文利;打破低端锁定高新区创新集群不断升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李壮 杨文利;高新区主任纵论创新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 黄文夫;高新区应当成为创新企业的总部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记者 刘传书;培育创新集群实现国家高新区新跨越[N];科技日报;2006年
9 邱尧 记者 陈明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南昌日报;2007年
10 辜胜阻;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N];鞍山日报 ;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玉梅;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结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卫国;创新集群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丁魁礼;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于秀彬;科技创新集群的系统科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福涛;创新集群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仵凤清;基于自组织理论与生态学的创新集群形成及演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克俊;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操龙灿;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何山;产品创新平台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丽莎;创新集群的生成机制及其政策选择[D];郑州大学;2011年
3 林秀玉;创新集群的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韦明;基于云背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静;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晓娟;基于制度熵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7 王然;企业创新行为与区域知识承载力系统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红虹;基于专利分析的产业创新主体关系网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红冉;区域创新极识别方法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单泽森;科技创新驱动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2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2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