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三重螺旋视阈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1:02

  本文选题:三重螺旋 切入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出处:《企业经济》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comm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bjects, to build a system that includes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triple helix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can realize the maximum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is the ideal choice. In this framework, this paper applies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government under finite rationality. The game behavior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discussed, and the evolution path, stable equilibrium strategy and the mechanism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incentives and supervision, as well as the excess returns of comm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total cost and spillover effect directly affect the prob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there is an optimal proportion of income and cost to maximiz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to the Pareto optimal direction, an effective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to Pareto optimal direc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青区分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三重螺旋视阈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CZH205)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基于三重螺旋理论的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合作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ZLZLZF06200)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君;;促进共性技术有效供给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2 张世君;苏敬勤;;面向产业化的共性技术中介机构的模式研究[J];理论界;2007年09期

3 程广宇;;与依托单位共享共性技术[J];创新科技;2008年11期

4 邹樵;;共性技术扩散的概念及其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9期

5 任海英;王文娟;;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分析[J];企业活力;2011年01期

6 栾春娟;王贤文;侯海燕;;国内外共性技术及其测度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4期

7 ;共性技术的内涵[J];中国粉体技术;2011年02期

8 ;共性技术的特征[J];中国粉体技术;2011年02期

9 刘波;彭瑾;康俊俊;;共性技术研发服务的政府购买机制探析[J];中国软科学;2011年S1期

10 彭建平;张哲彰;;基于企业间共性技术引进与创新的产业升级研究——以台湾资讯产业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肖广岭;;政府、企业与共性技术创新[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2 栾春娟;;共现分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戴柏林;郭宏;王志刚;;浅论质量共性技术及质量共性技术文件[A];2008第六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密;;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路径选择——层次结构框架下的共性技术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建民;赵瑞波;;现代农业生物共性技术创新联盟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栾春娟;;技术相关度测算及其应用探索[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魏振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纪珍;共性技术的事该谁干[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彭兴庭;共性技术研发还需市场机制[N];中国工业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任丽梅;推进共性技术创新和应用[N];中国改革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鹏;蓝闽波:产业创新应向共性技术要效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5 记者 黄铮;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共性技术”[N];联合时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滕继濮;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企业做不了的,我们来做[N];科技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瞿剑;共性技术:转制后如何面对?[N];科技日报;2000年

8 瞿剑;解开转制院所的共性技术“心结”[N];科技日报;2003年

9 彭兴庭;企业才是共性研发主体[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顾骅珊;共性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前瞻[N];嘉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邹樵;共性技术扩散机理与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秀峰;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郑月龙;基于演化博弈论的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形成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于忠海;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平台的运行机制与绩效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王新立;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张淼;大规模产业转移过程中产学研创新体系再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洁;共性技术的价格机制及定价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宋丽雪;GPS专利分析的共性技术识别及扩散演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方荣贵;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比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敏艳;基于共性技术扩散与吸收的创新网络同步问题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5 舒亮亮;复杂产品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成本分担协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黄海洋;产业共性技术资助计划的组织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邓衢文;基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共性技术扩散机制[D];清华大学;2010年

8 胡艳果;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9 吴晓东;基于共性技术的产业技术路径控制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田军;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6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86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