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迁移、单边锁定与市场进入
本文选题:双边市场 切入点:用户迁移 出处:《当代财经》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双边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平台厂商进入新市场的过程也就是如何获得用户基础的过程,这导致了双边市场中新型进入方式的出现。本文对"用户迁移"和"单边锁定"这两种双边市场中的新型进入方式进行了研究,前者可以使平台厂商在短时间内实现生存必需的最低网络规模;后者则能够首先保证平台一边用户的稳定,然后以交叉网络外部性吸引另一边用户加入平台。两种进入方式均以用户获得为核心,能够提高成功进入的可能性,并通过提高产品差异等途径提高市场绩效。稳定的用户基础不仅是平台厂商现有市场势力的主导因素,也决定了平台厂商向其他市场扩张的能力。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lateral market determine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platform manufacturer enters the new market, that is, how to obtain a user base. This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entry methods in the bilateral marke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w entry methods in the two bilateral markets: "user migration" and "unilateral locking". The former enables platform vendors to achieve the minimum network size necessary for surviva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ile the latter can first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users on one side of the platform. Then the cross-network externality attracts the other side users to join the platform. Both entry modes are centered on user access,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ful entry. The stable user base is not only the dominant factor of the current market power of platform manufacturers,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ability of platform manufacturers to expand into other market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平台垄断、用户迁移与中国支付市场效率研究”(15YJA790050)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庚;高洪博;;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探究零售平台的定价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6期
2 ;《产业经济评论》要目[J];产业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3 岳中刚;;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及反垄断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胡群;鲍小志;;双边市场视角下的企业行为策略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7年19期
5 王昭慧;忻展红;;平台匹配技术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刘启;李明志;;双边市场与平台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年07期
7 刘敏;;证券期货行业——市场创造型双边市场[J];生产力研究;2008年18期
8 朱俊荣;;双边市场的非垄断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9期
9 王娜;谭力文;;双边市场:一个概念性的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熊艳;;产业组织的双边市场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纪汉霖;;用户部分多归属条件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阳;黄放;唐震;;多边市场的平台战略:基本结构及发展对策[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钟林;唐小我;;基于双边市场的中国农地流转交易系统平台定价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维维;田海山;王维;;基于双边市场的电子货币交易定价机制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昝胜锋;;媒体类双边市场非对称定价研究[A];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分会场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12年
6 王学斌;王永钦;;大学中的薪酬学费决定与竞争模式:一个双边市场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7 郭美文;武亮;;双边到多边电子商务平台过渡的盈利模式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t$;增加战略经济对话次数 保持中美双边市场开放[N];文汇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王云龙;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世博会与博物馆经营业态之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中华职校、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周立 王云龙;会议专业人才培养的缺失[N];中国旅游报;2012年
4 五矿证券研究所所长 王禹;双边市场需要双向思维[N];中国证券报;2012年
5 金瑜;双边市场 投机更需理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应健中;要适应双边市场的变化[N];上海金融报;2012年
7 杨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从平台经济理论看清算组织创新[N];上海证券报;2014年
8 投资银行业务南京总部发行二部总经理 施佶;走向双边市场[N];证券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志石;直面高通胀和经济下滑并存的困境[N];国际商报;2008年
10 章金法;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推进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昭慧;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信双边市场应用及规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朱振中;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产业竞争与公共政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李泉;双边市场价格理论及其产业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纪汉霖;双边市场定价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刘大为;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周正;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驰;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零售平台接入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曹俊浩;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B2B平台运行策略及其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郭兰平;平台企业的开放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王维国;基于双边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所有权的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丕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董艺;盗版对网络视频平台定价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5年
3 杨雳;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对消费者收费策略的经验与理论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4 王宝龙;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开放式和封闭式移动操作系统的竞争[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周红光;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企业定价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龙丽丽;双边市场的网络构建、盈利模式及竞争优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胡群;双边市场视角下的企业行为策略[D];山东大学;2008年
8 郑伟;双边市场中的平台竞争——带转移成本的两期情形[D];武汉大学;2004年
9 郭丽丹;双边市场平台企业的策略及相关反垄断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尹龙;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平台厂商定价与竞争策略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7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3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