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3-20 02:17

  本文选题:创业生态系统 切入点:创业企业 出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视角的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管理领域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关注,但对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尚不清晰。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多种创业参与主体及其所处的创业环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彼此间进行着复杂的交互作用,致力于提高整体创业活动水平。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网络性、共生性、竞争性、自我维持性和区域性六大特征。从政府参与和企业网络两个维度可以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并进行对比研究。
[Abstract]:The issue of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core issue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is not clear.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is an organic whole composed of various entrepreneurial participants and their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which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 complex way. Dedicated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e diverse, network, symbiotic, competitive,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and enterprise network,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威斯康星大学米尔沃基分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2011)
【分类号】:F27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刚;;基于斯坦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分析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沈陆娟;;美国创业型社区学院创业生态系统探析——以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技术社区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3 李金玲;张琼;宫树梅;刘春玲;;天津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研究[J];管理观察;2013年19期

4 陆晓莉;;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分析[J];硅谷;2014年20期

5 姜洪涛;;“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22期

6 周方涛;;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略论[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8期

7 耿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3期

8 刘国权;;生态系统健康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发展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刘振亚;;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12期

10 吴金希;;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剑英;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特征与企业行动调节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翟羽佳;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培育[D];广西大学;2013年

2 张乾梅;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主导社会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张玲斌;创业生态系统内种间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浩川;创业生态系统资源共享诱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士贵;科技生态系统的优化[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1期

2 费明胜;陈杰;;战略生态系统中的品牌生态战略管理[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3 徐国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J];林业经济;2010年08期

4 侯笠夫,孙鸿良;吉林东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类型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1984年04期

5 朱乾浩;氮和人类[J];世界农业;1991年04期

6 李文华;;科学评价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摘录)[J];中国绿色画报;2008年11期

7 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成员构成特点及其利益平衡[J];商业研究;2000年10期

8 蔡永海;生态系统的失衡与人为因素的系统分析[J];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9 董康宁;;智能建筑行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保障[J];智能建筑;2005年04期

10 闫平;刘某承;伦飞;张灿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经济学思考[J];林业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瑛;孙振华;;人才生态系统揭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六君;;生态系统突变及其理论研究进展[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正春;安黎哲;王勋陵;;关于生态系统的“生态穴”模型[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剑丰;;生态系统多稳态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X;;生态系统的预启动机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柏智勇;章建文;;生态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7 覃开展;周全连;;关于建立生态系统价值“双值法”评估体系的探讨[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8 孙艳青;张海燕;王颖;;生态系统调节、保护功能的量化分析——以某高速公路生态验收调查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郑贵鸿;;石家庄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任海;唐小焱;彭少麟;;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生态系统恶化威胁人类健康[N];中国气象报;2000年

2 广东省鹤山市农信联社 彭立文;构建农信生态系统 实现共同联动发展[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4年

3 记者  董映璧;俄开发出最优生态系统存在模型[N];科技日报;2006年

4 刘恕;1360名科学家认为地球不“健康”[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丽;生态系统可持续是生命延续的前提[N];辽宁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蔡岩红;80%近岸生态系统亚健康或不健康[N];法制日报;2013年

7 徐旭忠;消失的鱼群:长江生态系统的“病危通知书”[N];新农村商报;2013年

8 景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9 红尘 学红;生态系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10 刘平;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N];中国信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属峰;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2 关峻;复杂生态系统的无标度理论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陶金;中国耕地生态系统运行效应与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方显瑞;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陈洪全;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学真;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范学忠;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凤华;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蒋延玲;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10 王翠;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钇蒙;河南省种植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韦金昌;复杂生态系统的广义信息熵理论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丁易;重庆黔江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魏雅丽;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党宏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师晓娟;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与结果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辉;复杂生态系统的分形及动力学特性[D];天津大学;2007年

8 高雪娇;道路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空间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向龙;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江腊沙;青藏铁路唐拉段建设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及恢复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7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37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