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
本文选题:高新技术园区 切入点:创新效率 出处:《当代财经》2016年12期
【摘要】: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的创新效率测度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计算我国1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效率,并根据测度所得数值对样本园区进行两个维度的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高新区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值均偏低,其中技术研发阶段效率最低。高新区所处城市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园区主导产业均会影响创新效率。大部分样本高新区均存在不同阶段的创新短板。研发资源非优化配置、创新环境不完善、产业设置不合理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高新园区的效率,而高端人才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度不高以及地区经济开放度较低则导致大部分中西部园区创新效率较低。
[Abstract]:Based on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y R & 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sales, and calculates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115 national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parks b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values, the sample park is located in two dimensions and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hree stages of high-tech zones in China is on the low side. Among them,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ge has the lowest efficiency. The geographical area of the city in which the high-tech zone is locate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the park will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 Most of the sample high-tech zones have different stages of innovation shortboard, R & D resources are not optimized alloc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s not perfect.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etup and low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high-tech parks in the eastern region, while the loss of high-end talents leads to a weak industrial base. The low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the low degree of regional economic openness lead to low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most central and western parks.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欧美再工业化冲击下的中国制造业去空心化的策略研究”(13CJY052) 2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部地区制造业嵌入‘一带一路’全面开放型经济网络的路径与策略研究”(2015VI003)
【分类号】:F276.44;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辉;夏天;王宗军;;公司治理对我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3期
2 朱雪珍;;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苏州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J];商场现代化;2012年33期
3 谢子远;鞠芳辉;;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来自国家高新区的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4 徐文昕;徐家源;;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肖兴志;谢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6 庞瑞芝;薛宁;丁明磊;;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6~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7 马环宇;;制度环境约束下的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理论视点与实证考察[J];商业时代;2014年16期
8 蓝庆新;;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2001—2008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9 余泳泽;;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10 顾群;翟淑萍;;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发展与创新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软科学;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程文;张建华;;解析后危机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不均衡——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8-2005[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丁勇;苟大舜;;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吴延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股权激励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黄群慧;切实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蔡兵;让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形成良性互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4 记者 王成应 通讯员 朱丽静;全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为21.5[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庄涛;资源整合视角下官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洪嵩;政府R&D资助、企业R&D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潘月月;基于创新价值链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晓s,
本文编号:166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6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