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本文选题:创新发展 切入点:高技术产业 出处:《经济地理》2017年09期
【摘要】:采取熵值法对1995—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相对发展率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区域发展差异与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别探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围绕"T"字形高发展水平单元区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2005—2014年相对发展率指数差异程度较1995—2005年降低,且各单元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先增后减;各细分行业虽均有发展,但发展进程不同,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各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空间集聚模式与演化特征;同一行业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在发生变化,不同细分行业影响因素不同,未来应细化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发展策略。
[Abstract]:The entropy method i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and its subdivision from 1995 to 2014.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 index and Gini coefficient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and the degree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And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each subdivision industry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separately.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which forms a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hich gradually decreases to the periphery around the "T" zigzag high development level unit area. In 2005-2014, the difference degree of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 index between 2005 and 2014 is lower than that in 1995-2005.The difference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among different unit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Although each subdivis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ifferent, and it i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presents diffe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period.Three type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form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me industry are changing. Different subdivision industrie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ach subdivision industry of high-tech industry should be refined.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749、41471142、41571150)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茵;;走进清华、北大创业帮[J];人物画报;2010年18期
2 ;分报告二:八大行业风景各异[J];现代国企研究;2010年02期
3 袁茵;;清—北创业帮[J];中国企业家;2010年15期
4 黄晓艳;;创业邦年会启动百家年度创业新星闪亮登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11期
5 郝岚;;为未来下注[J];中国药店;2013年01期
6 李雪冬;江可申;魏洁云;;我国高技术产业特定细分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基于外向型差异角度DEA视窗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张琚;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民主与科学;2000年03期
8 ;90年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状况[J];科技经济市场;2000年03期
9 马德秀;加快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J];中国投资;2001年12期
10 ;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三大特点(英文)[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春燕;刘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研究——基于价值分析法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打造细分行业“单打冠军”[N];中国工商报;2013年
2 记者 刘伟;机构精研细分行业 变频器公司受关注[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汪俞佳;“长大后,它们就是广袤的森林”[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陈淑娟;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世界第二[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李虎军;中国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6 江可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效率:中国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N];科技日报;2014年
7 时报记者 张维维;新区小巨人企业培育方案出台[N];滨海时报;2014年
8 记者 董淑健;我省确定282家后备上市企业[N];湖北日报;2009年
9 记者 卢平川 通讯员 王炜 杨文雯;创新基因还需哪些营养[N];湖北日报;2010年
10 江国成邋储国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彬;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魏洁云;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千慧雄;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艳;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顾晓燕;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国际经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仲盼;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及效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吴林兵;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效益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刘敏;中国高技术产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王幸之;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D];南京大学;2012年
8 刘雯;开放条件下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格局与创新效率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9 杨莉;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10 神霞伟;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1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2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