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谈判优势、控制权收益与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来自中国865家村镇银行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5-02 04:22

  本文选题:谈判优势 + 控制权收益 ; 参考:《财贸经济》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针对"主发起行制度"下,村镇银行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的现实差异和既有研究不足,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和博弈分析思路,引入拓展的纳什谈判模型,从谈判优势和控制权收益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而运用中国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推论与假说发现:村镇银行创立阶段,大股东具有利用谈判优势,提高初始持股比例的倾向;控制权收益增加,对其具有抑制作用,且大股东谈判优势越强,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但并不会改变大股东追求较高初始持股比例的基本趋势。然而,从村镇银行发展角度出发,大股东应降低初始持股比例,尤其是在控制权收益较高、谈判优势较低情况下,更应如此,至少不应超出其所拥有的谈判优势。本文不仅直接支持了调低村镇银行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的政策,提出了完善我国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而且创新了公司股权结构形成机制研究视角,完善和深化了既有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the actual difference of the initial shareholding ratio of the major shareholders of the village bank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under the "main initiating bank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thinking of gam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tended Nash negotiation mode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mbination of negotiation advantage and profit of control righ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itial shareholding ratio of large shareholders, and then uses the data of 865 village banks in China. Empirical testing theoretical model inference and hypothesis found that: at the founding stage of village bank, the major shareholders have the tendency to use the negotiation advantage to improve the initial shareholding ratio; the increase of the income of control control has the inhibitory effect to it, and the stronger the negotiation advantage of the large shareholders is. The more obvious this inhibition is, the more it will not change the basic trend of large shareholders pursuing higher initial shareholding ratio.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banks,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s should reduce the initial shareholding ratio,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higher profit of control rights and lower bargaining advantages, at least not exceeding the bargaining advantages they possess. This paper not only directly supports the policy of reducing the initial shareholding ratio of the major shareholders of village banks, but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village banks in China, and also innovates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rporate equity structure. Improve and deepen the existing research.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4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JY07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6G030002)的资助
【分类号】:F271;F83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树玲;;控制权收益刍议[J];会计师;2010年12期

2 龙竹;;控制权收益——无形又无界的激励[J];中外管理;2000年03期

3 金喜在,祝国平;关于控制权收益的理论探讨与启示[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4 郭鹰;控制权收益的成本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江峰;国有股转让折价:流动性限制与控制权收益——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王铮;公司控制权收益的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9期

7 林峰国;郭葆春;;控制权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8 方健雯;孙碧波;;国有企业控制权收益与最优重组契约[J];经济管理;2005年16期

9 邹雪莹;邹吉生;;控制权收益的理论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3期

10 侯晓红;;控制权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立燕;;控制层级、股权制衡与超控制权收益——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屠巧平;;中国企业持续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股权结构、控制权收益与控股股东行为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茂平;;大股东贡献、侵害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佳刚;公司控制权收益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郭鹰;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文秀;控制权收益、高管薪酬与企业并购[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崔爽;连锁董事网络对控制权收益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3 张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4 曹春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常青青;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邓鹏;董事会特征对控制权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苗珊珊;超控制权收益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李颖;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贾婷;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控股股东减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朴明治;市场监管、控制权收益和上市公司绩效[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2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832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