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碳减排机制下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战略的博弈分析
本文选题:碳税 + 碳交易 ; 参考:《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9期
【摘要】:基于低碳技术存量差异,本文构建了两类企业选择创新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在碳税税率与碳交易价格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与存量是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根本约束,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对碳税税率、碳交易价格变化相对敏感,技术劣势迫使其选择模仿创新,而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大多倾向于自主创新,通过碳交易机制获取创新补偿收益;适度税率可以刺激低技术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同时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创新补偿,成为碳税政策工具发挥价格控制功能的临界条件;碳交易政策为不同技术水平企业运营提供了市场协调方式,与碳税政策组合出差异化的补偿机制与替代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stock,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two kinds of enterprises to choose innovation mod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different carbon tax rate and carbon trading price. The dynamic selection proces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is simul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echnological ability and stock are the fundamental constraints of the low carb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choice. The enterprises with weak technological ability are sensitive to the carbon tax rate, carbon trading price chan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disadvantage forces them to imitate innovation. Most of the enterprises with strong technological ability tend to innovate independently and obtain compensation income through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 Moderate tax rate can stimulate low-technology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ir R & D activities, while providing innovation compensation for high-tech enterprises. Carbon trading policy provides a market coordination mode for th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technology levels, and a differen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alternative mechanism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arbon tax policy and carbon tax polic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15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16GQ03)
【分类号】:F224.32;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彪;引进发展型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和应用[J];动力工程;2000年03期
2 彭灿;典型技术创新战略及其成功实施[J];科学学研究;2000年03期
3 陆彦;阮文彪;;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机制问题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02期
4 廖先玲;何静;安广坤;;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07期
5 朱丽兰;面向21世纪的技术创新战略[J];中国科技论坛;1998年02期
6 蔡继彪,马连杰;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1期
7 向刚;樊菁霞;;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8 李新运;任栋;原顺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享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9 ;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J];工程质量;2013年02期
10 罗欣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挂牌成立[J];纺织服装周刊;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海燕;邵云飞;;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尹江勇 实习生 王雨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规模显现[N];河南日报;2012年
2 通讯员 王峰;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3 首席记者 陆慕寒;国家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全力支持[N];中国纺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臻;智慧城市 抱团创新[N];计算机世界;2012年
5 记者 宋阳 程晖;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6 记者 李爽;草原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昨日成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7 本报记者 宋黔云;物流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N];贵州日报;2010年
8 郑杨;六部门共推产学研紧密结合相关协调指导小组成立[N];经济日报;2007年
9 记者 张庆飞;市政府重奖企业发展科技项目[N];长白山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封葑;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实力[N];沈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宙辉;技术创新战略与研发绩效评价指标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曹素璋;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文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效率评价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娟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海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杨龙;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5 赖馨正;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孙月华;基于治理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缋效的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健;政府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任玉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张丽梅;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0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84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