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伙伴关系建构的联盟标准扩散效应

发布时间:2018-05-23 13:25

  本文选题:技术标准 + 扩散 ; 参考:《运筹与管理》2017年02期


【摘要】:在技术标准扩散动机下,为技术标准联盟设计了一种"以公共供应商为结构洞的、由上下游企业共同组成的三元伙伴结构,分析了这种伙伴结构对于技术标准扩散的影响方式以及有效性,并讨论了共赢结果的实现条件以及稳定性,从而从技术标准联盟内部伙伴关系建构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内源性技术标准扩散机制。研究结论主要有三个:第一,技术标准联盟中以公共供应商为结构洞的长期性上下游伙伴结构对于加速技术标准扩散具有内源性促进作用,贡献度取决于以结构洞为中介的双向知识流动比率的大小;第二,共赢结果的实现条件为:三方伙伴同时遵守关于双向知识流动比率的临界值;第三,共赢结果的稳定性取决于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技术相似程度以及生产商专有知识的价值性等因素,而且上下游伙伴之间的技术相似度越高,则供应商对于合作均衡稳定性的决定作用就越大于生产商。
[Abstract]:Under the motiv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diffusion, a "three-way partnership structure with public suppliers as structure hole an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was designed for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lli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is partnership structure on the diffus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its effectiveness, and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and stability of win-win results, so as to construct a partnership with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lliance. A new diffusion mechanism of endogenous technical standards is propos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long-term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partner structures with public suppliers as the structural holes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lliance (TCSA) play an endogenous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diffus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Contribution depends on the ratio of two-way knowledge flows mediated by structural holes; second, win-win results are achieved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ripartite partners simultaneously adhere to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two-way knowledge flow ratio; third, The stability of win-win results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the degree of technological similarity between suppliers and producers and the value of manufacturer's know-how, and the higher the technological similarity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partners, The more the supplier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of cooperative equilibrium, the more important the supplier is to the stability of cooperative equilibrium.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203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803)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对技术标准的新理解[J];印刷经理人;2006年02期

2 吴文华;张琰飞;;技术标准联盟对技术标准确立与扩散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4期

3 黄永衡;汤惠工;;技术标准产业化 技术标准市场化——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试点纪实[J];中国标准化;2006年04期

4 张秀侠;;技术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运用[J];中国标准化;2006年04期

5 华金科;;技术标准联盟中研发人员的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6 曾德明;方放;王道平;;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动因及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7 焦国华;成小军;温德志;张正祥;何淑芝;;技术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9年04期

8 高鸿;杨裕丰;;技术标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3年09期

9 王博;宋典典;;基于技术标准联盟的中俄高科技产业合作研究[J];求是学刊;2014年03期

10 黄丹洛;贯标与技术标准信息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松梅;;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标准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新友;;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探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3 丁列宾;;试论技术标准的作用[A];湖北省标准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4 黄敬;;技术标准的管理与运行[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5 吴伟;李兆友;;技术标准对企业新产品研发的影响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张平;马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7 王成昌;;技术标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洪国;;标准化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A];2006-2007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08年

9 王庆琪;;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监管[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刘任重;何明升;;基于网络效应的技术标准竞争机制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廖绍芷 通讯员 蔡洁;我市奖励一批参与技术标准研制企业[N];桂林日报;2010年

2 首席记者 周秀芳;企业参与制定技术标准成为新时尚[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李辉 记者 郭明;安徽省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再布局[N];中国质量报;2009年

4 记者周龙;聚银公司入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N];白银日报;2010年

5 吴永升;研发要向产品技术延伸[N];中国纺织报;2013年

6 记者  王丹容;千家企业提升技术标准[N];温州日报;2006年

7 未雪;加强自主品牌和标准化建设 提高发展质量和增长效益[N];无锡日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邢生祥;青海实施科技支撑工程 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速[N];工人日报;2013年

9 梅永红;为自主创新提供市场机会[N];学习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宋绍彩;技术标准范本亟须出台[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策;技术标准对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研发战略与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刘治国;技术标准及其后进入者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刘慷;技术标准联盟的运行机理与公共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任重;从技术标准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进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孙耀吾;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冬梅;技术标准形成的动态过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何德宝;技术标准视角下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4 倪珊;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阳梦华;技术标准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利益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6 宋静;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策略分析[D];东北大学;2014年

7 严文杰;网络效应视角下开放型与商用型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8 庞楷彦;技术标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9 周云凤;叉车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标准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10 孙学斌;网络型产业中技术标准联盟生命周期及其竞争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4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924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