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态测度研究——基于EM算法的因子分析模型

发布时间:2018-06-10 18:02

  本文选题: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 因子载荷矩阵 ; 参考:《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5期


【摘要】:文章基于波特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选取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稳定性的EM算法进行估计,进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并通过矩阵最大方差旋转找出潜在因子。对2000-2014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京和河北在这十五年内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天津在2000-2010年间总体上持续增长,之后出现急速下降,近几年发展趋于平稳。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Porter model, a measure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 is constructed. By improving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factor load matrix in factor analysis, EM algorithm with good stability is selected to estimate the result. Then the synthetic factor score is obtained and the potential factor is foun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maximum variance of the matrix.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Beijing-Tianjin-Hebei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 from 2000 to 2014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s in Beijing and Hebei has a sustained growth trend in the past 15 years, and that in Tianjin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2010, there has been a rapid decline,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has tended to be stable.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HB16YJ091)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603020239)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英;穆荣平;宋河发;王琴;;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2期

2 彭澎;蔡莉;;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生成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朱秀梅;蔡莉;;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对知识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4期

4 朱秀梅;;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路径与机理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2期

5 谭笑天;夏青;孙智君;;中国高技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学习与实践;2009年09期

6 张月花;曹娣;薛伟贤;;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11期

7 刘和东;李敏;;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因、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于伟;倪慧君;;基于模块化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治理和升级机制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9 马力;臧旭恒;;企业衍生效应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盖文启;张辉;吕文栋;;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梁向东邋刘建江;建立和完善信誉机制 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余齐斌;市铁基新材料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获省批准[N];马鞍山日报;2011年

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俊杰;以大学理念创新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N];长江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旭东;产业特色鲜明自主创新能力强[N];绍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毛冠凤;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潘雄锋;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许静;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张危宁;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晓红;高技术产业集群下企业创新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小红;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模仿创业决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沈金生;高技术产业集群化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澳洋;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付旭照;高技术产业集群及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倪如意;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机理与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石小金;云南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常永平;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吸收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韩宝龙;地理与认知邻近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黄斌;系统观点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10 卢浩;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4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04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