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8-06-14 09:24

  本文选题:高绩效工作系统 + 个人-组织契合 ; 参考:《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以20家企业的467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和Bootstrap方法验证了个人-组织契合和心理契约破裂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敬业度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员工敬业度;个人-组织契合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契约破裂在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即与高心理契约破裂水平相比,低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境下个人-组织契合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更大;个人-组织契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的强弱受到心理契约破裂水平高低的影响,即与高心理契约破裂相比,低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境下个人-组织契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作用更强。
[Abstract]:In this paper, 467 employees in 20 enterprises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bootstrap method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impact of personal-organizational fit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kdow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and employee engag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the personal-organization fit plays a part of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the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and the employee engagement. The breakdow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lays a negative role in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it and employee engagement, that is, compared with the high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upture, the personal organizational fi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employee eng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l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uptu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sonal organization fit on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and employee engagement is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upture, that is, compared with high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upture.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king down, the personal-organization fit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ediating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and employee engagem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吾;关于我国企业员工敬业度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年22期

2 曾晖,韩经纶;提高员工敬业度[J];企业管理;2005年05期

3 高成丽;姚玲灵;;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9期

4 程雪;;员工敬业度理论研究述评[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5 胡薇薇;;员工满意度与员工敬业度之比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2期

6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7 李晨曦;;浅析员工敬业度[J];现代商业;2010年15期

8 赵欣艳;孙洁;;员工敬业度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平换;刘城;王芊霖;;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3期

10 邬慰娟;;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贤华;;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来提升员工敬业度水平[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公;怎样求解员工敬业度低的难题[N];中国财经报;2012年

2 刘英团;员工敬业度低亟须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N];青岛日报;2012年

3 马可佳;战略与文化“掐架”毁掉员工敬业度[N];中国商报;2013年

4 黄冲;企业员工敬业度下降 流动性趋高[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低员工敬业度谁之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志灵;没有利益共享机制谈何提高员工敬业度[N];嘉兴日报;2012年

7 张贵峰;“中国员工敬业度最低”说明了什么[N];中国商报;2012年

8 魏文彪;尊重权益才能提高企业员工敬业度[N];中国财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周宝来;金融行业员工敬业度最高[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郑立华;中国员工敬业度的高与低[N];中国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安元;基于扎根理论的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王默凡;知识型员工天职取向、员工敬业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玉海;企业员工敬业度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2 孙洁;员工敬业度定义与结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冷媚;企业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沈纤竹;A公司员工敬业度的调研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于佳欣;个人—企业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静;民营医院员工敬业度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力;A公司员工敬业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王影;互联网行业员工组织认同感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庞洁;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吴瑞华;GZ中国公司员工敬业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16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16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