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众”新模式下科技园区发展动力转换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科技园区 + 动力转换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22期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下,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发利用"等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园区发展"四众"新模式逐步兴起。当前科技园区存在运营模式混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尚未形成风险投资网络、科技与对应科技产业发展结合度不紧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难等问题。可以通过探索科技园区运营模式、创新园区发展空间、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和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与"四众"新模式的紧密融合,寻找科技园区发展动力转换机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bstract]: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ass innovation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and "big data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new mode of "four ma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 rising step by step.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uch as confusion of operation mode, insufficient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lack of venture capital network, low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correspon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ifficulty 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so on. By explor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novating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the park, highlighting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the dominant industry and the new mode of "four masses", we can find the power conversion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资助项目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春;;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特征[J];江苏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2 周继兴;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功能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00年12期
3 李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促进武汉高科技园区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4 李寿德;柯大钢;;世界著名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因、条件与启示[J];中外科技信息;2001年02期
5 刘助仁;国外促进科技园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及其借鉴[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05期
6 于新锋,杜跃平;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区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2期
7 ;加快金牛高科技园区发展缔造辉煌——访金牛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勇[J];国土经济;2003年07期
8 张杰;社会资本与高科技园区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9 周晖;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09期
10 胡大立;基于企业集群的科技园区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景海;俞滨洋;;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初探[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张晓玲;;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世勇 通讯员 赵伟;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支持廊坊科技园区发展合作协议[N];廊坊日报;2007年
2 王晓红;财政可主动介入高科技园区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牟丕志 通讯员杨春凯;农行辽宁分行扶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志清;科技园并不只是关于科技[N];经济观察报;2010年
5 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 刘德春;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规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东明县城关街道办 魏建堂;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问题[N];山西青年报;2013年
7 马丰敏;石定寰:创新是科技园区发展的灵魂[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8 记者 万珂铭;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N];永州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昊 张文洁;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 园区企业产值达31亿[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特派记者 祁安;完善平台渠道 探索合作模式[N];淮安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青洲;科技园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创新扩散影响效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欧阳青;德阳高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陈武勇;科技园区的理论分析与福建省科技园区发展的探讨[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4 陈晓英;西藏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赵利华;陕西省高新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颖;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基于西安高新区的实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7 顾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翁樟美;杨浦科技园区创新发展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宋玉丽;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苏日娅;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科技园区发展战略[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5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6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