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顾客不当行为背景下互动质量对同属顾客体验和态度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03:06

  本文选题:顾客不当行为 + 同属顾客 ; 参考:《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10期


【摘要】:服务场所频发的顾客不当行为及其危害已逐渐引起企业和学术界关注,但目前主要着眼于事前防控,对顾客不当行为发生后一线员工和同属顾客的能动作用仍重视不足。文章基于调查研究深入剖析顾客不当行为背景下,不良顾客、同属顾客、员工之间多方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和态度的影响及内部机制。研究发现,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消极互动、同属顾客之间积极互动,以及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员工与顾客间互动对同属顾客与不良顾客间互动影响有显著强化作用。此外,服务体验在三种人际互动对同属顾客态度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调动员工和同属顾客共同参与顾客不当行为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customer misconduct and its harm in service places have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enterprises and academic circles, but at present they mainly focu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dvance, but they still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role of the first line employees and the same customer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customer miscondu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multi-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mong employees on the experience and attitude of the same custom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stomer misconduc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ame customer and the bad customer,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ame customer,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mployee and the customer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eer customer experience.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mployee and custom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ame customer and the bad customer. In addition, service experience plays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three kind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on the same customer attitude. The conclus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terprises to mobilize employees and custo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customer miscondu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垂直渠道系统中的冲突解决机制研究:多边竞争视角”(7117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属顾客对顾客不当行为的反应模式研究——基于情绪的视角”(71372211)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川;如何留住你的顾客[J];知识经济;2001年09期

2 周晓丰;向顾客传递最优价值[J];企业研究;2002年01期

3 蓝使谷;顾客从来是广告[J];江苏市场经济;2002年03期

4 文汝田;电子商务时代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关系营销的实践[J];财贸研究;2002年02期

5 王永贵,杨龙,杨永恒;顾客关系管理:对顾客网络及其知识管理的系统剖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严浩仁,贾生华;顾客满意向顾客忠诚的转换机理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丁红军;顾客“心跳制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01期

8 《顾客满意度调查研究》课题组;关于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若干思考[J];统计教育;2004年01期

9 洪新华;企业如何抓住顾客的心[J];企业活力;2004年03期

10 高工;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J];汽车维修;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月莉;;利用转换成本培育顾客忠诚[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忠鹏;周庭锐;赵晓煜;;忠诚驱动因素对顾客类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永贵;冯慧;;顾客关系管理能力的构成与测量——基于中国服务业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陶鹏德;王永贵;;服务质量、关系收益与顾客资产的关系——基于顾客行为视角的实证考察[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彬;;顾客会计及顾客资产价值感知情况调查分析[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6 杨彬;;顾客会计:顾客资产价值问卷调查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王永贵;张炜;;关系活动、关系质量和关系收益——基于顾客视角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田金梅;汪纯孝;齐文娥;;民航顾客资产驱动因素与顾客满意感和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曹礼和;;基于服务公平性的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面向武汉酒店业的实证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杨涛;;论品牌竞争力的创建——基于顾客忠诚的视角[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雨轩;以顾客为关注焦点[N];中国工业报;2003年

2 吴智勇;如何有效留住顾客[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罗碧;出色的顾客关系才是成功关键[N];湖南经济报;2000年

4 罗碧;企业成功的关键[N];经济参考报;2000年

5 赵正;让品牌与你的顾客发生“情感关系”[N];中国经营报;2004年

6 陈春花;用营销重塑企业经营[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霞;卓越的目的地[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吕向红;顾客至上 市场至上[N];经理日报;2004年

9 ;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晏国祥[N];中国信息报;2005年

10 ;Oracle“e”化自己[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浩仁;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欢;基于知识的顾客资产分析与价值提升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曹忠鹏;顾客的多忠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徐伟青;基于感知转回价值的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陈涛;顾客关系管理过程对企业营销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熊晓;顾客资产价值评估及最大化策略[D];天津大学;2008年

7 金亮;顾客资产驱动因素、顾客忠诚与顾客资产之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周亚庆;基于能力的顾客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罗晓光;基于顾客购后行为的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郑浩;基于顾客忠诚的顾客资产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伟;一汽大众公司顾客关系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臧鸿;汽车制造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伟婕;基于顾客资产的我国银行服务营销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田雨霖;忠诚计划与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张育智;网络时代的顾客关系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6 张渝春;成都海浪公司顾客关系管理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于艳飞;服务质量及其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8 周学仁;顾客忠诚的形成及其动态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李培;顾客资产的驱动因素及增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旭;基于手机市场的顾客资产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8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68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