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时机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27 21:00

  本文选题:后发企业 + 破坏性创新 ; 参考:《科学学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不但为本土后发企业带来了众多的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其捕捉市场机会、实现后发赶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以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后发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时机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发现,市场需求成长率、需求偏好动态性、市场分层清晰度、技术迭代速率、技术创新空间、技术获取难度、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垂直分工体系、产业内部知识流动、税收优惠力度、人才储备制度、政府服务体系、融资体系建设等时机因素在后发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flow rate of talents,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global scope has been further accelerated, which has not only brought a lo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the local latecomer enterprises. Also for its capture of market opportunities, to achieve late catch-up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estruc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iming of destructive innovation in latecomer enterprises. It is found that market demand growth rate, demand preference dynamic, market delamination clarity, technology iteration rate, and so on. Spac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technology, prospec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of industry, flow of knowledge within industry, preferential taxation, talent reserve system, government service system, Financ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opportunity facto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estructive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046)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2 刘平;;重温破坏性创新[J];企业管理;2008年02期

3 丁金辉;张玉利;王革;;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竞争策略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4 张烨;;破坏性创新产品市场进入方式研究[J];软科学;2008年02期

5 耿剑锋;杜龙政;王宇;;中国企业实行破坏性创新的意义与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年21期

6 邱兆斌;;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超群;;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8 方文静;;中小企业破坏性创新选择的比较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3期

9 王志玮;陈劲;;企业破坏性创新概念建构、辨析与测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12期

10 张香美;;破坏性创新:浙商转型升级的出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宇 张英华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破坏性创新与企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  ;破坏性创新需有良好的环境做后盾[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3 北京 媒体人 白天亮;领先者更需破坏性创新[N];重庆商报;2013年

4 贾鹏雷;破坏性创新的启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江苏大学 田红云 宋丁伟;破坏性创新:小企业的竞争制胜之道[N];人民日报;2009年

6 临潼区房地产管理所 张西芳;浅谈“破坏性创新”[N];西安日报;2011年

7 闫彦明;破坏性创新者的先天基因与后天技能[N];上海证券报;2013年

8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张瑞敏;破坏性创新之用户交互[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9 凯文·凯利;未来20年,破坏性创新会带来什么[N];新华日报;2014年

10 本报实习生 杨群 本报记者 郑红;管理大师沪上谈“破坏性创新”[N];解放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萍;互联网行业破坏性创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张军;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破坏性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郭政;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宋建元;成熟型大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田红云;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雪滢;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杨强;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多元化战略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志玮;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芹芹;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安徽省茶叶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2 汤渊源;破坏性创新企业行为、消费者偏好与市场绩效[D];东北大学;2014年

3 符文涓;融合新闻的现实困境与实现可能[D];南京大学;2016年

4 蔡贞秀;组织双元学习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张锐;多重竞争条件下广电有线行业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薛伟;破坏性创新的社会福利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7 吴,

本文编号:2075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75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