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产业创新平台的利润分配机制——基于灰数运算的Shapley值模型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platform is the engin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e new period of our country. How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each cooperative unit in the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platform. The distribution of cooperative benefits needs to consider many factors, such as input, output, risk, brand and so on. It is a complete and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However, its constraint condition is usually fuzzy constraint and coefficient is grey number, so the grey system theory is introduced. The Shapley value model based on grey number oper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grey coefficient in the model is whitened. The model can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platform.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及其供给战略”(15BGL029)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基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视角”(KYZZ16_014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NP2015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项目“基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视角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JSJJ2016-012)
【分类号】:F274;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红星;张昊纬;方志耕;刘思峰;;一种分形维为灰数的分形模型及其应用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2 袁潮清;刘思峰;张可;;基于发展趋势和认知程度的区间灰数预测[J];控制与决策;2011年02期
3 刘思峰;方志耕;谢乃明;;基于核和灰度的区间灰数运算法则[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4 黄永杰;魏文畅;;基于区间相离度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1年16期
5 庞彦军,王宝森;灰数白化变换的可信度及GWT模型[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刘卫锋;;基于联系数的区间灰数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2年10期
7 郭晓君;刘思峰;方志耕;;基于标准区间灰数的发展带离散DDGM预测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06期
8 杨保华;方志耕;周伟;刘健;;基于信息还原算子的多指标区间灰数关联决策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2年02期
9 李茂林;魏勇;董艳秋;;多目标灰局势区间决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1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菅利荣;刘思峰;;基于粗糙隶属函数的灰数灰度定义与分级[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洁方;;形态灰数灰度研究[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丰立祥;;基于灰色GERT网络改进算法的生态产业链条构建的完成时间与概率研究[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孝新;;权重部分已知的灰色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袁潮清;;带白化权函数的灰数白化均值和灰数白化方差[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学萌;郝永红;;中国总人口灰色动态预测结果的验证与分析[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罗党;孙利;;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下的多目标灰靶决策方法[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王学萌;杜鹃;;GM(1,1)灰数递补动态预测[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洁方;刘思峰;;灰数比较的可信度及其在灰区间DEA模型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唐学文;刘思峰;方志耕;米传民;许相敏;;基于灰数优势关系的驾驶者最短路径决策模型及其算法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霞;基于灰数信息的决策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童明余;灰色建模方法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王洁方;灰色DEA组合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方志耕;灰色博弈理论及其经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曾波;灰色预测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娜;三参数区间灰数的决策和预测方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帆;基于区间灰数偏好结构的冲突分析图模型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王丹丹;基于灰数的随机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王俊杰;基于区间灰数的白化权函数聚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杨俊杰;灰色聚类与灰靶决策的算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4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37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