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员工性别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一个解释

发布时间:2019-01-07 13:36
【摘要】: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员工性别间数量结构与技能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员工性别间存在数量互补和技能分工现象,但在行业及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具体来看,性别间的数量互补效应显著存在于服务业企业之中,员工中最优女性比例大约为45%,但性别间的数量互补并不存在于制造业企业中,原因在于相较于服务业,制造业中男女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在性别技能分工方面,企业生产中存在以"男高女低"为特征的技能分工效应,最优的技能差异为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女性大约多1年,该效应能够部分解释女性的职业"天花板"现象。从企业异质性角度看,企业资本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强化性别间的数量互补效应并弱化"男高女低"的技能分工效应,说明企业升级发展有利于加强女性尤其是高技能女性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wo economic censuses in 2004 and 200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ntity structure and skill structure of employees' gender on the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quantitative complementation and skill division among employees, but there are heterogeneity among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In particular, the quantitative complementation effect between genders exists significantly in service enterprises, and the optimal proportion of female employees is about 45%, but the quantitativ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genders does not exist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reason i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In the aspect of gender skill division, there is a skill division effect characterized by "male high and female low"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The best skill difference is that the average education period of male is about one year longer than that of female. This effect can partly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female occupational "cei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heterogeneity,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capital and technology level will strengthen the quantitative complementary effect between the sexes and weaken the skill division effect of "male high and female low". It shows that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women, especially highly skilled women,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口结构多维转变的经济测度与增长机理研究”(71303033)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WR2015004)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尧,周刚,王光建;对提高施工企业生产率的几点建议[J];建筑;2001年01期

2 ;一项实实在在的服务为企业生产率科学成果进行专家评审和鉴定[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年02期

3 ;中国企业生产率提升缓慢[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10期

4 张德进;王洛林;;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文献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2期

5 张社教;张德进;;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文献综述[J];西部金融;2012年04期

6 郭冲远;;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市场选择——纯理论模型推演[J];南都学坛;2012年03期

7 刘丹鹭;;国际化与服务企业生产率:微观层面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8 湘钢“生产率”课题组;标准化与企业生产率[J];冶金经济与管理;1992年04期

9 崔立中;;日本企业生产率调查情况简介[J];经济科学;1992年05期

10 朱益民,关柯;市场条件下建筑企业生产率的内涵[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钱燕云;许伟;肖承忠;;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晏玲菊;;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田巍;余淼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2期[C];2012年

4 张杰;李克;刘志彪;;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5 李志彤;;山西省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生产率变动因素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梁小民;增长靠制度[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剑辉;谨慎乐观心态主导今年美国股市[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夏祖军;中英财金对话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张杰;抓安全要重细处[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晓;出口与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严肃;市场结构框架下汇率波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3 黎帆;进入、退出与企业生产率增长[D];南京大学;2014年

4 魏顺义;不同技术差距与企业生产率变动[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徐跃峰;空间集聚与企业生产率[D];暨南大学;2015年

6 张铭心;国外对华反倾销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7 张小龙;出口模式异质性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D];暨南大学;2016年

8 柴兵洁;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

9 梁言;政府生产性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张小梦;贸易模式、市场竞争与企业生产率变动[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03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403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