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能否激励员工创造力:不同成就动机氛围下的匹配研究
[Abstract]:Activating employee creativity and condensing new development power is an urgent task for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and contingency, taking "semantic perception-psychometric-behavior enhancement" as the theoretical main line, this paper aims at 274 employee samples from 60 teams. The influence of reward (level and structure) on creativity in different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tmospher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ross-hierarchy analysis (AH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miliar atmosphere and flat reward structure positively affect the breakthrough creativity. The expression atmosphere and steep reward structure positively affect the gradual creativity: three interactive tes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reward level can better activate the breakthrough creativ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precision atmosphere and flat structure. In the high performance atmosphere and steep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reward level can better activate progressive creativity.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relatively optimal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mosphere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 reward structure and the type of creativity. The practical value lies in that the enterprise should create the expression motivation atmosphere and the competitive incentive structure in the project team from the execution point of view,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gradual creativity and quickly obtain the loc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However, in view of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pattern of "more than gradual innovation and insufficient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we should create a familiar atmosphere in the core departments of technology from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supplemented by a high balanced incentive model, in order to give birth to breakthrough creativity. Win a la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0YJC63017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BGL01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项目(12YS001)~~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音;关于创造力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4年02期
2 郭媛媛;;创造力研究的取向转化[J];理论界;2007年04期
3 齐建芳;;创造力研究的历史测量法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李纪强;;创造力研究模型概述[J];现代商业;2012年03期
5 李婧君;韦小满;;基于4P模型的国内外创造力研究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2期
6 寇冬泉;论创造力的研究取向[J];高教论坛;2003年06期
7 胡军;创造力研究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4期
8 刘孝群;创造力研究述评[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9 周京;;设立评估机制激励员工创造力[J];管理@人;2005年02期
10 陈晓玲;;国外创造力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志敏;;创造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孙雍君;;科技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蒋建武;赵曙明;;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创造力研究:挑战与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聂辉;罗照盛;;浅议创造力的本质和测评形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蔡亚华;贾良定;尤树洋;张yN;;获取与转化:工作组内外交流网络明星的创造力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余嘉元;;神经网络在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沙莲香 姜磊;把创造力纳入中国现代化人文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衣新发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创造科学:研究创造力的新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伟;商业创造力的6个误区[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创造力上升 创造人格回落[N];中国妇女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晓茜;短期身心调节训练提高创造力的认知神经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巧玲;自我认知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5年
2 石文桂;心理契约对企业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3 齐孟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张yN;获取与转化:团队内外交流网络明星的创造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耿甜甜;从个体创造力到团队创造力: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孙仲坤;组织创造力对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童兴;时间压力、工作复杂性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尽责心和信任的调节作用[D];南京大学;2016年
8 杨静;情绪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艾扎提;工作家庭支持、心理投入与员工创造力间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10 王琬莹;宽恕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83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48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