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5 14:00
【摘要】:在缺乏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嵌入合作网络中进行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成长性有重要意义。基于286家中国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取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对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技术动荡性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试图揭示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差异性影响以及转化机制,并对技术动荡性在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网络嵌入性的网络中心度维度与中小企业企业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网络中心度和企业成长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系。
【图文】:

理论模型


·518·科研管理2017年创新投入和应用非常谨慎,因此增强关系强度对技术创新的提升具有不确定性[14],会受外界技术环境的影响[15]。在高技术动荡环境中,中小企业为了寻求生存,更愿意冒险采用新技术,即中小企业关系强度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关系更强[30],而在低技术动荡环境中,中小企业更愿意采取低成本竞争,摒弃技术创新。因此假设:H7: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根据以上假设,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图1理论模型图Figure1Theoreticalmodel3研究设计3.1样本和数据收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研对象———样本描述以北京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预调研,反馈后删改问卷,最后委托调研公司向全国的科技和工程制造类等中小企业收集。问卷填写人是能够影响企业决策的主要负责人。本次发放问卷共500份,回收30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为57.2%。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同源方差问题,所有题项进行因子分析,未旋转共产生5个因子,解释了63.27%的变异,第一个因子解释了25.45%的方差,同源方差问题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表1样本统计分布表Table1Distributionofsamples企业性质类别样本数占比(%)企业特性类别样本数占比(%)员工规模小于10602111-50人863051-100人5017.5100人以上9031.5行业类别计算机信息业11339.5科技服务业4816.8工程制造业9633.6其他2910.1企业年龄1-5年4816.86-10年9834.311-15年6121.315年以上7927.6高新技术企业是14249.7否14450.3

技术,技术创新,网络中心,企业成长


葱潞图际醵彡葱越换ハ?系数显著为正(β=0.110,p<0.05),说明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系,假设H5得到支持。模型5中,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动荡性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着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从而假设H6b得到支持。模型7中,关系强度和技术动荡性交互项系数(β=0.002,p>0.1)不显著,从而假设H7没有得到支持。综合检验结果可知,假设H1a、H3a、H4b、H6a和H7没有得到支持,其他假设H1b、H2、H3b、H4a、H5h和H6b都得到验证。为了更直观地揭示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在图2a和图2b中分别展示了技术动荡性对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的调节效应。图2a显示,技术动荡性对网络中心度与技术创新起负向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在高技术动荡环境下,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正向关系较弱,,甚至可能负向作用关系,但在低技术动荡环境里,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呈现出强的正相关关系。图2b显示,技术动荡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关系起正向调节,即在低技术动荡环境里,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关系较弱,而在高技术动荡的环境里,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关系。图2技术动荡性的调节效应图Figure2Diagramformoderatingeffectoftechnologicalturbulence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创’研究”(2015YZD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基于跨学科协同的多层次整合研究(12&ZD2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研究”(16BGL03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服装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TJSHS201510012002)
【分类号】:F273.1;F27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4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5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6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7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8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9 祝年贵;信息化与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S1期

10 张东向,张东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聂子盘;;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邓寿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建设[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勇;程朋;刘君;;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3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4 王胜利 李俊威 记者 赵晓强;五企业进入首批“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行列[N];锦州日报;2008年

5 张颖;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培训班开课[N];盘锦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庄严 实习生 康乾;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N];石家庄日报;2010年

7 丁洁;我市成立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N];太原日报;2011年

8 太重集团总工 唐保仁;在技术创新中求生存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9 记者 刘青青;新北洋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N];威海日报;2011年

10 薛韬;提高技术创新的体系整合力[N];北京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罗明新;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任劭U

本文编号:2552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552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