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7:26
【摘要】:在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创造性资产寻求被公认为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由于中国企业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发达国家企业具有很强的并购倾向,而创造性资产寻求的实现,关键在于知识位势较高的东道国企业向中国企业的逆向知识转移。然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并不顺利,一方面,东道国企业作为逆向知识转移的输出方,其转移意愿、知识类型、传授能力和转移渠道等因素都对中国企业获取知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因其知识存量不足、吸收能力薄弱、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自身原因,在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中往往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增强逆向知识转移能力进而控制和引导逆向知识转移的完成,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为研究对象,梳理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内容并界定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结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和知识管理实践,剖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设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研究体系,综合评价逆向知识转移能力,提出促使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进而增强中国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解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逆向知识转移行为并对其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进行界定。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为着力点,剖析逆向知识转移的概念与相关理论,区分其与正向知识转移的差异性,确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为构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文章揭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形成机理。通过分析创造性资产寻求和国际市场需求向导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的动因进行探讨,围绕逆向知识转移的主体、内容和载体,对知识特性、转移意愿、母子距离、转移能力和转移情境等逆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与母子公司间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及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形成机理。再次,本文采用网络演化博弈方法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仿真。主要分析了网络演化博弈在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中的适用性,以及中国母公司与东道国子公司之间的演化博弈分析,在模型构建和数值仿真设置的基础上,基于四种不同的经典网络结构对逆向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影响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转移载体、信号传递噪音、单位成本、努力成本、转移机制等参数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对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影响。然后,本文构建了衡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指标体系。本文借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的特性,从五个层面建立逆向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子公司转移能力、母公司吸收能力、知识传输渠道丰富性和选择能力、知识内容特性以及情景控制能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基于熵权的三角模糊函数—TOPSIS法来构建逆向知识转移评价模型,选取四个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典案例的逆向知识转移实践进行对比评价,验证了逆向知识转移能力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对策建议。主要从知识内容特性、情景控制能力、知识传输渠道丰富性和选择能力、子公司转移能力和母公司吸收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提升并购逆向知识转移能力的策略,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逆向知识转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支持。
【图文】:
论文的研究思路Fig1.3ResearchFrameworkMapofThisThesis
图 2.1 跨国并购流程图Fig 2.1 Cross-border M&A Flowchart2.1.2 知识与知识转移1. 知识的相关概念(1)知识的界定2400 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 Plato 提出,知识是被检验过的、正确的并可以被接受的信仰,这一观点至今仍获得西方哲学界的认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荀子在《解蔽》中提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即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知识是人类在具体实践中认识世界观成果的合集,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对其概念的界定,因此不同学科学者的理解也不同[111-113]。Davenport(1998)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了知识,他们提出,知识是经验、洞察力、价值观和相关信息的动态组织[114]。Nonaka 和 Takeuch(i1995)根据西方哲学流派的观点,按照知识的获取渠道把知识分为“理性主义”知识和“经验主义”知识[115]。Michael Polanyi(1958)将人类所获取的知识分为两大类,即可表达的显性知识和不可表达的隐性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1;F279.2
本文编号:2665388
【图文】:
论文的研究思路Fig1.3ResearchFrameworkMapofThisThesis
图 2.1 跨国并购流程图Fig 2.1 Cross-border M&A Flowchart2.1.2 知识与知识转移1. 知识的相关概念(1)知识的界定2400 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 Plato 提出,知识是被检验过的、正确的并可以被接受的信仰,这一观点至今仍获得西方哲学界的认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荀子在《解蔽》中提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即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知识是人类在具体实践中认识世界观成果的合集,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对其概念的界定,因此不同学科学者的理解也不同[111-113]。Davenport(1998)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了知识,他们提出,知识是经验、洞察力、价值观和相关信息的动态组织[114]。Nonaka 和 Takeuch(i1995)根据西方哲学流派的观点,按照知识的获取渠道把知识分为“理性主义”知识和“经验主义”知识[115]。Michael Polanyi(1958)将人类所获取的知识分为两大类,即可表达的显性知识和不可表达的隐性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1;F279.2
本文编号:2665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665388.html